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 拾書所

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 272 元 原價 320
跨「國」GAN BA TE: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

本書包含藝術家評論文章、策展論述與面對各式全球跨文化與國界的展覽所作的批判反思之文,內容雖然涵蓋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家與展覽,但也都同時反映了作者近幾年所側重的議題:思考當世界處在密集且劇烈的全球化過程之下,面臨人、事、物以及政治經濟體頻繁的地理移動與板塊重組,台灣當代藝術(史)如何回應如此的衝擊?處於邊緣,如何透過連結、對話而產生力量?

本書一方面從牽涉台灣、中國的藝術創作與展演活動,閱讀分析藝術的全球遷移現象和意義;或從在地由下而上介入國╱家的藝術實踐,探問其內容、形式與藝術展演迴路所關係到的全球政經、歷史、文化關係;或從影像文化行動探索台灣與其他國家、地區邊緣在去帝國與解殖民上的想像連帶。另一方面則要探問台灣當代藝術在歐美、亞洲當代藝術中的位置,並探索其與後二者之間可能的穿越、連結、衝突與對話,亦即跨國關係的歷程與內涵。全書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針對個別藝術家所作的討論。第一章討論鄭淑麗的藝術如何為台灣所接受及其背後的意涵,並指出對鄭淑麗台灣身分的想像正是與對她作品的理解,產生一種錯位關係。第二章討論藝術家吳瑪□長期以來擅以犀利的性別角度批判男性的家╱國想像與她後來試圖拉開女性自身美學空間的轉折。第三章為替陳界仁於2009年在英國參與國際當代藝術大獎Artes Mundi展覽所寫的文章,縱述陳界仁作品中的創傷、抵抗、想像與行動連結的力量。第四章為對比在2002年雪梨雙年展中展出的兩位中國藝術家:蒼鑫與謝淑妮,對認同政治與寓言想像所展現出來的極大差異。

第二部分為過去策劃過的、其中兩次最重要展覽的策展論述。第五章是「燕子之城」展覽論述,這個作為台灣當代藝術史上很早關心移工與移民問題的聯展,嘗試以藝術的角度為社會議題拉開歷史、地理與美學的空間。第六章是為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所策劃的女性藝術家聯展「網指之間」的策展論述,展覽結合了女性與科技議題,激發出多元而豐富的面貌。這兩次展覽中,都致力將台灣的展覽策劃帶進一個多元又縝密的思維與想像中,並且避免落入空泛與樂觀的架空議題中。

第三部分為評論跨國展覽的文章。第七章討論2007年美國東西兩岸分別舉辦的跨國女性主義大展,批判其多元的表象之下可能落入的另一種中心主義陷阱。第八章討論2002年福岡三年展,並肯定其重建亞洲藝術主體性的努力。第九章接續之前的觀察,於2009年的福岡三年展,進一步提出在重建亞洲主體之外必須避免落入民族主義思維,並提出藝術作為亞裔邊緣藝術社群連結的可能與想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