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影劇的性別扮演 | 拾書所

現代影劇的性別扮演

$ 108 元 原價 120
紅橙黃綠藍靛紫,這是大自然彩虹的光譜。
紅男綠女,假鳳虛凰,誰能界定人間的性別光譜?

當扮裝與敢曝(camp)成為當代影劇的表演策略時,我們既著迷於那豔光動人的扮裝造型,也為那充滿嘲諷與喜感的表演藝術,拍手叫好──這時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所謂異性戀主流思想的底蘊了。當學者說:性別的建構不是天生,而是出於模仿,那麼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現代劇場與電影,如何建構性別文化的論述,又如何顛覆性別文化的符號。
  
本期的專題文章中,張靄珠對台灣酷兒劇場的表演美學與政治有細膩的探索,她以「紅綾金粉」劇團為例,分析、比較台灣酷兒劇場對西方劇場的吸收與轉化,《都是娘娘腔惹的禍》與《今夜星光燦爛》都是值得探討的男同志戲劇作品。相對的,傅裕惠從台灣當代劇場「女節」的系列活動入手,評介了魏瑛娟、戴君芳、徐堰鈴等女性編導的作品,以及劉守曜、邱安忱、郭強生劇作中的性別議題。劉向仁討論的是電影中的性別扮演,他也指出,從《藍色大門》到《十七歲的天空》,從《費城》到《新郎向後跑》,不管是台灣或西方社會,有關同志議題,經典的嚴肅性,已逐漸被諧謔的敢曝情調所取代。這三篇文章,也可使我們觀察性別扮演議題的全球化與本土化之現象。

女性主義思潮的興起,究竟對台灣教育界的影響如何?楊幸真省思。台灣婦女政策如何與世界對話?林芳玫以親身參加APEC WLN的經驗,為我們提供報導與建議。聽說過「傷寒瑪麗」的故事嗎?透過王秀雲〈性別、歷史與公共衛生〉一文,我們始知一個社會檔案若不從性別角度考量,社會大眾永遠不會理解性別岐視與壓迫的悲劇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