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事8:戲曲易容術專題 | 拾書所

劇場事8:戲曲易容術專題

$ 213 元 原價 250
在全球化浪潮的襲捲下,「跨文化改編」已然成為當代戲曲劇壇的一個演藝焦點。臺灣從「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1986)開始,揭啟了跨文化改編的序幕。爾後該團歷經《王子復仇記》、《樓蘭女》……,直到具有濃厚吳興國自傳色彩的《李爾在此》,突破「音樂」限制的《等待果陀》,標榜魔幻大戲的《暴風雨》等,每一部「跨文化改編」的劇作,都在嘗試形塑「新劇種」的可能性。而鍾傳幸導演也有京劇《森林七矮人》、《羅生門》、《出埃及》、《胭脂虎與獅子狗》……等各種嘗試。近十餘年來,歌仔戲團亦不遑多讓,「洪秀玉」有《聖劍平冤》,「河洛」有《欽差大臣》、《彼岸花》,「唐美雲」有《梨園天神》,「秀琴」則有《贖罪塔》(即《罪》)……等。就連李寶春也要在今年(2008)底領導「臺北新劇團」演出《弄臣》。明年(2009)初魏海敏的《歐蘭朵》,與歲末王海玲的《威尼斯商人》,更是讓觀眾引頸企盼,充滿好奇。雖然每一部劇作都有不同的改編策略,也有主創團隊的自我詮釋,但既然是以「戲曲」(少數以「實驗戲曲」)的樣式呈現,則顯然在文化移轉、文本互涉、人物設定、語言改寫外,還必須面對「戲曲化」、「程式化」的問題。如何運用、轉化、創發戲曲程式,以凸顯跨文化改編戲曲的優勢,其實非常值得探討。無論從創作或評論的角度來看,跨文化改編戲曲在臺灣所呈現的形式與內容,都有很大的論述空間。對於此一課題的探抉,應有助於當代劇壇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書特色

◎介紹當代台灣跨文化表演現況
◎跨文化戲劇創作的幕前與幕後
◎經典改編與原著特色之探討
◎傳統戲曲的功力與魅力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