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 | 拾書所

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

$ 306 元 原價 360
我們不能錯失的歷史時刻,他在現場──
在戲院邂逅愛情,影展常見的陌生人,最後成為自己一生的伴侶
台灣重量級電影記者 藍祖蔚 三十年記者生涯,首部自傳文集
人情、眼淚,以及不輸人的力量
 
★ 獨家曝光!張國榮、林青霞、陸小芬、張震、鞏俐、李安、黑澤明、奇士勞斯基、路易.馬盧、蓋瑞.歐德曼……近百張第一手明星、導演珍貴照片
★ 「看完這本書,等於讀完了近三十年中外電影、媒體界的種種風起雲湧!」電影人/作家小野、但唐謨、李幼鸚鵡鵪鶉、易智言、林文淇、林靖傑、侯季然、姜秀瓊、陳芳明、黃春明、聞天祥、膝關節、蔡康永╳高雄市長陳菊 熱力推薦
 
台灣第一位在五年內跑遍坎城、威尼斯、柏林、東京、聖莎巴斯提恩和奧斯卡獎現場的記者。
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時刻,他在現場。
侯孝賢的《尼羅河女兒》在坎城影展備受觀眾冷落的時刻,他在現場。
侯孝賢以《戲夢人生》陪著阿公李天祿上台領取坎城影展評審獎時,他在台下。
徐楓以製片人身分上台領取《霸王別姬》坎城金棕櫚獎的時刻,他站在最近的位置,見證了歷史的榮光。蔡明亮、楊德昌、葉鴻偉、賴聲川、林正盛等導演在東京影展上台領獎的時刻,他一字一句寫下台灣人的驕傲。他在《策馬入林》的拍片現場認識王童導演,一路採訪導演如何從最陽春、最艱苦的《稻草人》《香蕉天堂》拍攝環境到終於可以重建一個時代的《無言的山丘》,見證導演的上海影展大捷。在王童獲得國家文藝獎之後,王童寧可等兩年,也要等到藍祖蔚替他寫成《王童七日談》訪談錄。
很多人都說,讀藍祖蔚的電影文章長大的,因為他寫了三十年。很多人也都曾在廣播節目聽到他最溫柔的聲音,討論著中外電影,同時一首接一首地放電影音樂。但,記者人生與廣播人生,從來不是他一早就寫在生命中的劇本章節。
一切都只是偶然與巧合,他只是多加了「認真」這一味。
因為他是台北西門町長大的孩子。
得地利之便,四歲開始看電影,一看半個世紀。而且看過的,多數都還記得。
在報紙只有三大張的報禁年代,他最先看的總是影劇新聞。
他是個早早就「與電影握手」的孩子。
害怕被電影人笑,害怕被讀者盯。
他總是早早一頭鑽進電影世界,努力做足功課……然後,
有一天,電影的膠捲記憶,就滑進了他的稿紙,
有一天,電影的聲音記憶,就成為他訴說夢想的背景音樂。
三十年前,還沒有重視勞動工時與勞動人權的時刻,他與那個年代的記者一樣,享受犧牲,犧牲享受。只因能與電影握手,不但有光有熱,還有無窮盡的夢想。
他覺得,那就是幸福。
記者,既是旁觀者,又深陷其中。一切都是為了難得碰觸,吉光片羽的美好。做為一名影迷,到後來的專業電影記者,藍祖蔚透過動人文字與獨家影像,將自己寫成一座橋,為曾在電影院「黑盒子」裡呼喚愛情、欲望與夢想的好男好女們,即時留住略過心頭那一瞬的UNFORGETTABLE MOMENTS。
 
「那是新聞前線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的競技場,台灣影劇記者絕對不是只會寫花邊新聞的一支軟筆,更不是只會照抄片商新聞筆的文抄公而已。差別在於我們寫的是中文,外國人看不懂,也看不透我們的文字功力,但又如何呢?得失寸心知,專業不輸人,八卦亦不輸人,也就夠在夢中回憶了。……看過,卻沒忘記。感謝恩仇,感謝讓我流汗與流淚的青春。」 ──藍祖蔚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