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見,我們原本看不見、未能看見或視而不見的台灣?
紀錄片提供了看見台灣的新的角度與方式,
然而我們又如何「看見」紀錄片中的洞見與不見?
在1980年代中葉與台灣新電影幾乎同時出現的台灣新紀錄片到底有何可觀之處?與台灣新電影的觀賞或解讀方式有何不同?這些「新」紀錄片之「新」,如何界定?歷經三十年的發展,是否形成特有的傳統?經歷了哪些階段的發展?開發了哪些台灣紀錄片獨特的研究議題?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和值得探討的問題?與其他東亞的紀錄片相較,台灣新紀錄片展現了哪些特色和侷限之處?「國際發聲」的可能與挑戰為何?本書除了探討這些問題,也澄清「紀錄片」的定義和研究方法,引導讀者進入台灣紀錄片的場域。
全書分五大章節:導論、歷史紀錄片、環境紀錄片、記錄倫理、以及台灣紀錄片的國際發聲。書中討論的數十部作品涵蓋各類型紀錄片,導演跨越不同世代、族群與性別,包括柯金源、馬躍‧比吼、比令‧亞布、蕭美玲、賀照緹、李香秀、簡偉斯、沈可尚、簡毓群、齊柏林、楊力州等。
紀錄片提供了看見台灣的新的角度與方式,
然而我們又如何「看見」紀錄片中的洞見與不見?
在1980年代中葉與台灣新電影幾乎同時出現的台灣新紀錄片到底有何可觀之處?與台灣新電影的觀賞或解讀方式有何不同?這些「新」紀錄片之「新」,如何界定?歷經三十年的發展,是否形成特有的傳統?經歷了哪些階段的發展?開發了哪些台灣紀錄片獨特的研究議題?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和值得探討的問題?與其他東亞的紀錄片相較,台灣新紀錄片展現了哪些特色和侷限之處?「國際發聲」的可能與挑戰為何?本書除了探討這些問題,也澄清「紀錄片」的定義和研究方法,引導讀者進入台灣紀錄片的場域。
全書分五大章節:導論、歷史紀錄片、環境紀錄片、記錄倫理、以及台灣紀錄片的國際發聲。書中討論的數十部作品涵蓋各類型紀錄片,導演跨越不同世代、族群與性別,包括柯金源、馬躍‧比吼、比令‧亞布、蕭美玲、賀照緹、李香秀、簡偉斯、沈可尚、簡毓群、齊柏林、楊力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