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巴布‧狄倫——
✦民主自由的土地,開出了璀璨之花✦
\\用最貼近我們的生命經驗,回到台灣變動的時代,解讀傳世音樂和影像//
≡≡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用四十年,帶著台灣音樂勇敢地走向世界
≡≡《天馬茶房》導演超過1,000小時,拍攝記錄「最動聽」紀錄片
≡≡繼金馬、金曲、金鐘獲獎後,陳明章再度入圍金馬60最佳紀錄片
≡≡完整收錄紀錄片拍攝旅途,數十張珍貴全彩影像(附完整文字說明)
≡≡收入陳明章、林正盛生平與其創作年表,掌握戒嚴/解嚴前後社會脈動
「當看到紀錄片中陳明章開口唱歌的片段時,我感動到眼淚得欲滴落來。」
——玉山社總編輯 魏淑貞
▍腳踏咱ê土地,傳唱咱ê音樂▍
透過在地歌謠,深入台灣四百年——
且聽福爾摩沙吟遊詩人,娓娓唱出專屬我們的故事……
一位是麵包師傅轉行成為影像工作者的名導演,另一位是養蘭花、顧銀樓、追求自我突破,最終揚名世界的音樂大師;兩人的共通點是透過本土生命經驗,拿下多座國際大獎。
林正盛導演耗時四年、斥資千萬,花費一千小時以上拍攝,用心記錄下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的傳奇故事:從國際電影配樂到在地歌曲、舞台劇的音樂產出心路歷程。且看林正盛與陳明章,這兩個不同生命歷程的人,是如何從相知相惜到花費四年光陰拍攝紀錄片,只為說好一個台灣故事!
▍台灣市井浮世繪=美好、有尊嚴的生活▍
陳明章象徵了台灣的「文藝復興」,他繼承了在地過去大量的文化遺產,轉化成現代形式開創新局面,並且定下未來傳承的種種規格;藉由陳明章的音樂,我們能懷抱著溫情回首來時路,正視心中的感動。此刻確是我們該好好認識自己、紮根土地、反抗強權的關鍵時期,陳明章的音樂能喚醒「身為台灣人」的普遍共識,進而瞭解到你我都應該好好守護我們所生長、所認定的多元開闊、平等豐盛的家園。
本書以「音樂」為引子,奠基於日常生活的「藝文」為主體,從多方面提醒人們——不論在文化、語言、血統上,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究竟為何?在接收這片土地從小滋養良善價值觀的同時,每個人也自然而然地珍惜島嶼生活的美好,每一件生活小事都能夠累積幸福;我們毋須向大國屈膝,更不必恐懼於被刻意營造出來的「想像的共同體」;台灣人大可以放心自在、昂首闊步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獻辭♫♫♫
——獻給追求民主自由生活的台灣人——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結局是:聶隱娘下定決心不再活在家國意識糾結裡,在林強自由開闊的清亮樂音中,她和磨鏡少年結伴遠走天涯,踏尋他鄉過自己歡喜自在的生活。
回頭遙望二十八年前《戀戀風塵》電影中,當兵的阿遠痛哭在女友移情別戀的悲傷裡,緊接著一段長長橫移木麻黃樹林的畫面……不經意地,很自然地淡淡浮現音樂:慢慢地清晰起來,讓時間幽微流轉,心情得以沉澱……。片尾阿公說:「蕃薯要種得大,蕃薯舊藤就要割一些掉,營養才會『趕去』給蕃薯……」。
這段話隱喻著:生命成長要懂得割捨才能長得好 就在這一年,台灣解嚴,壓力鍋打開,社會漸漸地呼朋引伴,結伴同行追求民主自由的生活。
兩部電影都是侯孝賢導演的作品,隔著二十八年時空對望,巧妙地連結著我們心底那份對民主自由的本能追求。很多年後,陳明章說《戀戀風塵》的配樂,是源自於歌仔戲的「無拍」所發展出來的自由拍,這是屬於台灣獨有的;是的,台灣獨有的,從這塊土地長出來,屬於台灣獨有的——歡喜自在、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問=誰是陳明章音樂生涯的啟蒙者?是如何影響他畢生投入本土音樂的耕耘?
♫♫♫答=陳明章早期創作以國語為主,直到無意間他聽見了台灣街頭走唱藝人陳達的表演,深受感動;於是寫下了第一首台語創作歌曲〈唐山過台灣〉;自此開始,陳明章對台語音樂創作不遺餘力。陳明章的音樂觸角多元,除了自己寫歌、演唱,也為許多廣告製作配樂,以及為舞台劇作音樂設計。此外,亦為潘麗麗、趙詠華、黃乙玲等知名歌手製作專輯,更發掘了金門王與李炳輝、黃妃等實力台語歌手。
♫♫♫問=陳明章如何以音樂深入關懷台灣?他有哪些前人未及的革命性創舉?
♫♫♫答=陳明章與陳明瑜、Keith Stuart(司徒松)、陳主惠、許景淳、林美璊、胡德夫、林暐哲、葉樹茵,在1989年將「阿電與阿草」改組為「黑名單工作室」,並推出首張合輯《抓狂歌》。此為台灣解嚴後極為重要的一張台語音樂創作專輯,加入了民謠、搖滾等多種曲風,一改台語歌給人悲情淒涼的刻板印象,歌詞創作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不再只是單純的男女情歌。
本書特色
1.市面唯一台灣歷史、政治、文學、音樂、電影集大成的人文科普讀本。
2.包含二戰至今本土民主思潮、藝文梗概;無痛吸收經典音樂、電影、書刊。
3.兩位國際大師無私分享:如何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認真用作品感動全世界!
✦民主自由的土地,開出了璀璨之花✦
\\用最貼近我們的生命經驗,回到台灣變動的時代,解讀傳世音樂和影像//
≡≡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用四十年,帶著台灣音樂勇敢地走向世界
≡≡《天馬茶房》導演超過1,000小時,拍攝記錄「最動聽」紀錄片
≡≡繼金馬、金曲、金鐘獲獎後,陳明章再度入圍金馬60最佳紀錄片
≡≡完整收錄紀錄片拍攝旅途,數十張珍貴全彩影像(附完整文字說明)
≡≡收入陳明章、林正盛生平與其創作年表,掌握戒嚴/解嚴前後社會脈動
「當看到紀錄片中陳明章開口唱歌的片段時,我感動到眼淚得欲滴落來。」
——玉山社總編輯 魏淑貞
▍腳踏咱ê土地,傳唱咱ê音樂▍
透過在地歌謠,深入台灣四百年——
且聽福爾摩沙吟遊詩人,娓娓唱出專屬我們的故事……
一位是麵包師傅轉行成為影像工作者的名導演,另一位是養蘭花、顧銀樓、追求自我突破,最終揚名世界的音樂大師;兩人的共通點是透過本土生命經驗,拿下多座國際大獎。
林正盛導演耗時四年、斥資千萬,花費一千小時以上拍攝,用心記錄下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的傳奇故事:從國際電影配樂到在地歌曲、舞台劇的音樂產出心路歷程。且看林正盛與陳明章,這兩個不同生命歷程的人,是如何從相知相惜到花費四年光陰拍攝紀錄片,只為說好一個台灣故事!
▍台灣市井浮世繪=美好、有尊嚴的生活▍
陳明章象徵了台灣的「文藝復興」,他繼承了在地過去大量的文化遺產,轉化成現代形式開創新局面,並且定下未來傳承的種種規格;藉由陳明章的音樂,我們能懷抱著溫情回首來時路,正視心中的感動。此刻確是我們該好好認識自己、紮根土地、反抗強權的關鍵時期,陳明章的音樂能喚醒「身為台灣人」的普遍共識,進而瞭解到你我都應該好好守護我們所生長、所認定的多元開闊、平等豐盛的家園。
本書以「音樂」為引子,奠基於日常生活的「藝文」為主體,從多方面提醒人們——不論在文化、語言、血統上,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最大公約數」究竟為何?在接收這片土地從小滋養良善價值觀的同時,每個人也自然而然地珍惜島嶼生活的美好,每一件生活小事都能夠累積幸福;我們毋須向大國屈膝,更不必恐懼於被刻意營造出來的「想像的共同體」;台灣人大可以放心自在、昂首闊步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獻辭♫♫♫
——獻給追求民主自由生活的台灣人——
電影《刺客聶隱娘》的結局是:聶隱娘下定決心不再活在家國意識糾結裡,在林強自由開闊的清亮樂音中,她和磨鏡少年結伴遠走天涯,踏尋他鄉過自己歡喜自在的生活。
回頭遙望二十八年前《戀戀風塵》電影中,當兵的阿遠痛哭在女友移情別戀的悲傷裡,緊接著一段長長橫移木麻黃樹林的畫面……不經意地,很自然地淡淡浮現音樂:慢慢地清晰起來,讓時間幽微流轉,心情得以沉澱……。片尾阿公說:「蕃薯要種得大,蕃薯舊藤就要割一些掉,營養才會『趕去』給蕃薯……」。
這段話隱喻著:生命成長要懂得割捨才能長得好 就在這一年,台灣解嚴,壓力鍋打開,社會漸漸地呼朋引伴,結伴同行追求民主自由的生活。
兩部電影都是侯孝賢導演的作品,隔著二十八年時空對望,巧妙地連結著我們心底那份對民主自由的本能追求。很多年後,陳明章說《戀戀風塵》的配樂,是源自於歌仔戲的「無拍」所發展出來的自由拍,這是屬於台灣獨有的;是的,台灣獨有的,從這塊土地長出來,屬於台灣獨有的——歡喜自在、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問=誰是陳明章音樂生涯的啟蒙者?是如何影響他畢生投入本土音樂的耕耘?
♫♫♫答=陳明章早期創作以國語為主,直到無意間他聽見了台灣街頭走唱藝人陳達的表演,深受感動;於是寫下了第一首台語創作歌曲〈唐山過台灣〉;自此開始,陳明章對台語音樂創作不遺餘力。陳明章的音樂觸角多元,除了自己寫歌、演唱,也為許多廣告製作配樂,以及為舞台劇作音樂設計。此外,亦為潘麗麗、趙詠華、黃乙玲等知名歌手製作專輯,更發掘了金門王與李炳輝、黃妃等實力台語歌手。
♫♫♫問=陳明章如何以音樂深入關懷台灣?他有哪些前人未及的革命性創舉?
♫♫♫答=陳明章與陳明瑜、Keith Stuart(司徒松)、陳主惠、許景淳、林美璊、胡德夫、林暐哲、葉樹茵,在1989年將「阿電與阿草」改組為「黑名單工作室」,並推出首張合輯《抓狂歌》。此為台灣解嚴後極為重要的一張台語音樂創作專輯,加入了民謠、搖滾等多種曲風,一改台語歌給人悲情淒涼的刻板印象,歌詞創作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不再只是單純的男女情歌。
本書特色
1.市面唯一台灣歷史、政治、文學、音樂、電影集大成的人文科普讀本。
2.包含二戰至今本土民主思潮、藝文梗概;無痛吸收經典音樂、電影、書刊。
3.兩位國際大師無私分享:如何做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認真用作品感動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