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卷1:渡台碩彥‧書海揚波 | 拾書所

書法藝術卷1:渡台碩彥‧書海揚波

$ 553 元 原價 700
.台灣當今藝術文化的豐美展現?台灣文化之獨特多元的象徵
.七門藝術領域,二十四冊圖文整理,每冊並附索引與中英文摘要
.知名學者與各領域專業工作者負責執筆,在追溯中建立台灣文化認同的依據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統整集結更為多元的台灣藝術文化資源,不只彰顯台灣視覺藝術活潑豐富的成果,更是重視珍貴藝術文化資產記錄與保存的具體行動,使台灣藝術文化能夠建立更全面而完整的視野,同時累積國家藝術文化的資產。」—— 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為文化總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負責執行,以台灣當代應用藝術與傳統藝術為對象之大規模整理計畫,其系列用意在於為台灣百年來生於斯、長於斯的藝術領域留下紀錄,以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藝術論述鋪設一富於資料性之基礎。全系列共二十四冊,依藝術類別劃分為書法、篆刻、視覺傳達、工藝設計、建築與民間藝術等七卷,各卷作者皆為該領域的知名學者、藝術家或專業工作者。每冊均以一百六十頁的篇幅介紹各領域興起的時代脈絡、約十位代表藝術家之藝術歷程、作品風格及時代意義,並以每位藝術家十至十五張作品圖片輔助介紹,試圖以圖文對照方式為台灣之視覺藝術領域描畫完整面貌。

「書法藝術卷」以五冊整理台灣書法自清代以來之發展,第一冊《渡台碩彥?書海揚波》即以清末民初的書法家吳敬恆、于右任、丁治磐、董作賓、朱久瑩、莊嚴、台靜農、劉延濤、奚南薰。為對象,追溯書法在台灣紮根的起源。

自三百多年前漢人入墾台灣以來,漢字的書寫便成了啟蒙教育所必需,但清朝時期廣為科舉學子所奉行的端整館閣體與日治時期的外來書風,皆未能使台灣書法有獨立且具藝術性的起步,直至國民政府遷台後,自大陸渡台的書家與重要文物單位的移入,才真正揭開台灣書法蓬勃發展的序幕。這些渡台書家不僅熟稔各式書體、深具國學涵養,亦為國民政府來台初期身居要職的各界菁英。本書追溯台灣數十年來的書法發展,同時透過九位代表性書法先驅的生平、藝術成就及對其後台灣書法的影響,使讀者對台灣近代書法的發展有初步理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