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與重生:廖偉立建築師的信仰空間 | 拾書所

召喚與重生:廖偉立建築師的信仰空間

$ 1,170 元 原價 1,300

「召喚與重生」是一本教堂建築作品集,彙集了廖偉立建築師近年完成與未完成的信仰空間作品設計。它也不只是一本作品集,本書更希望讀者通過廖偉立教堂設計作品積極融入地方的空間設計文本的閱讀,以及從藝術、建築與神學的不同角度探討「日常神聖性」的對話文本,進一步橫向切片式地去發掘當代台灣社會對基督信仰的在地化觀點,也垂直對話式地去理解台灣教會百年發展的多元思想演繹。

台灣數百年來移民與殖民下孕育出的多元混成文化,在信仰空間的演變上表露無遺,基督信仰的一神論觀點與外來殖民思想和本土文化的矛盾與衝突,讓宣教過程與表達形式必須採取彈性與包容,才得以融入城鄉與前進地方。因此教堂空間思想與設計形式在移植的過程容易產生持續的變異(mutate)與適應(adapt),使得台灣的教堂不論在哪個時期,相較於西方教堂承繼宗教派別與其建築類型的主體性脈絡,風格與規制、崇高與神聖,並非這些台灣在地教堂主要傳遞的信息,反倒因積極尋求在地認同與突破本位主義,而更富有一種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邊緣實驗性格。聖經中基督「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神學觀點或許可以為教堂空間外顯的神聖性消逝做辯護。耶穌在世時與罪人共食,犯安息日為人醫病,都在挑戰傳統猶太人對於教條式形式主義來區分聖俗的謬誤。真正的神聖性是透過日常實踐而非儀禮流程中得到的「重生」,福音的傳播是藉著信徒分散而非聚集來完成,神聖的「召喚」更來自日常動靜中的靈光啟發,甚於聖殿敬拜裡的聖靈充滿。

廖偉立建築師一系列的台灣教會建築設計作品,從「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擺脫一直以來台灣教會建築制式的後現代樣板印象,為沈寂已久的都市「靈性空間」,注入足以容納台灣社會信仰轉變的巨大能量。由於台灣密集的都市涵構,使得城市教會建築的複合與垂直化成為必要,打開教會空間與社區生活的對話與連結,嘗試讓教堂空間在「機構」的服務性與「聖堂」的神聖性之間的內在衝突中,找到「聖俗並存」的柔性空間原型。救恩之光教會將都市的公共性導入空間內部,在通過虛實交錯、光影交織的垂直化空間序列的引導,創造層層隱喻的(聖經)敘事場景,將「由俗入聖」的感知經驗融入高密度的城市生活當中,企圖模糊神性空間與常民生活的界線,以區別於西方教堂「聖俗對立」的二元思考,成功詮釋了台灣當代基督信仰與文化「在地實踐」的空間表徵。爾後他陸續完成了「台中忠孝路長老教會」、「礁溪長老教會」、「台南德光教會」、「新竹錫安堂」等教堂設計,還有諸多未實踐出來的設計方案,皆隱隱融入他從常民經驗中觀察與理解台灣社會多元駁雜的現象,以及東方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與與宇宙觀,透過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空間辯證在信仰空間追尋的過程中,試圖讓信徒與非信徒都能瞥見天(上帝神性)、地(運作法則),也擴張了對自身與群體趨向「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理想境界,一種內在信仰與外在生活的統一。廖偉立設計作品中的空間魅力與思想特質,就是在這個日常神聖性的神學「辯證」思維與脈絡下逐漸開展。他時常提到孩童時期記憶中的廟埕,那種社區生活與精神信仰沒有邊界的空間經驗,成為他構思教會「聖俗並存」、「由俗化聖」的空間基調。教會建築對他而言不是封閉的聖堂,是透過空間作為媒介與城市共生成為複雜並存的有機體,成為使福音融入鄰里的共享場域。一方面開放與吸納街巷空間的真實狀態與生活能量,認同與轉化自身的地方價值,另一方面處處帶入神聖之光與日常連結、相互滲透與對話,將土地的人文歷史、社會活動、自然環境與宗教的精神性,試圖用「多樣、混雜、衝突與流動」的「複調設計」手法,將多元差異的地域性能量融入其中。這本設計作品集,就是試圖捕捉他在渾厚的空間概念浮現時的那道日常的靈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