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女兒: 陳素民八十回顧(軟精裝) | 拾書所

金門的女兒: 陳素民八十回顧(軟精裝)

$ 380 元 原價 400
許多年前,我的好同學蔡美月在成功村「陳景蘭洋樓」擔任導覽員,她與幾位從中國大陸嫁來的同村同事感情相當要好,我經常可聽聞美月談起她們為家庭竭盡心力的付出及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個傾聽者,我總是為她們面對生命的態度感到動容與敬佩。

記得有一回,美月找我去參加她們的午餐聚會。那時我們群聚在阿麗家,來自廣西的阿芳、阿麗與來自越南的阿鶯,正忙著將各自做好的家鄉菜匯集在一張大桌子上。坐定位後,她們開始用帶有腔調的中文邊聊邊吃了起來。席間,除了藉由飲食撫慰彼此的鄉愁外,時不時還會傳出開懷的笑聲。不知道這是她們第幾次在村裡聚會了,但之於我卻是第一次,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為美月,我漸漸熟識了她身邊這幾位朋友,此後,心裡頭老浮現有朝一日我要為這群在島上認真生活的外籍配偶們做點什麼事的念想。為她們寫本書、辦場講座或拍部記錄片,這樣的想法默默盤踞內心多年,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正巧,去年看到文化局招標關於新住民議題的書寫專案,幾經思考,終於下定決心著手進行書寫企畫,並有幸獲得文化局及評審委員傾力支持。

《我們從遠方來》一書受訪對象,多以因婚姻而移居金門的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的女子為主;另外,為彰顯外國人士對金門人文風貌及地理環境的喜愛,特意加入四位分別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及義大利的新住民,加上原定採訪對象印尼、越南各四位、中國大陸八位,總計二十位受訪者。二○一九年八月起,我開始尋找合適的受訪對象。透過在地友人、新住民關懷協會及社會處等單位推介,總計約找到近四十位外籍配偶。逐一聯絡後,或許因金門鄰里關係密切及民風保守之故,對於公開自己的生活細節,她們大都有所顧慮,以致不願受訪,加上受訪條件受限,花了不少時間,最終才找齊了書中這十六位受訪者。

目前金門新住民人口約有二千多人,多半是透過婚姻關係移居於此,她們隨著不同機緣境遇,帶著新的身分來到陌生國度,必須改變過去的生活模式,揮別各種熟悉的人際關係,進入一個包括飲食、文字、語言等風土民情截然不同的環境下生活,除了養兒育女,侍奉公婆,照顧家庭,極盡所能分擔家計,還要面對異樣的眼光和阻力,對任何一個外籍配偶而言,都是極為艱辛的考驗。

每一次訪談,都像陪著她們重走了一遍她們的人生。過程中,我看著她們哭,也看著她們笑,心中百感交集。感謝這群新住民朋友對我的信任,願意打開心房,細數自己一路走過的歷程。為了不辜負她們勇於傳達自己的聲音,在書寫過程中,我試圖彰顯報導精神,以散文筆觸結合採訪的寫作形式,在不失真實的根基下,一一將每位受訪者的口述完整呈現出來。

書寫過程中,遇有疑惑之處,便以電話再三確認,絕不允許憑空虛構。文中包括章節命題皆採淺白的文字語言作表達,再利用布局結構,使之成為一篇易於引人閱讀的報導。我相信,這二十位受訪者僅僅只是金門新住民的縮影,近兩個多小時的訪談、幾千字的敘述,也難以詳盡道出她們走過的數十載人生。但無論如何,至少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輪廓,足以使我們看到其生命旅途中的風霜雪雨。

此書的完成,無非是希望透過新住民在地的生活樣貌及心路歷程,讓更多人認識金門多元文化的形成,讓更多讀者消弭成見,對各種族群及異地文化多一點理解與包容。他們從遠方來,在此落地生根,有緣成為金門的一份子,理應沒有國籍、膚色、語言之分,任何人都該平等被看待、被尊重,這或許才是我書寫此書最大的動力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