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 | 拾書所

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

$ 405 元 原價 450
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一書的編輯作業即以電影為軸心,輻射出與庶民生活記憶有關的各類電影風貌,讓台影新聞片在數位化之後,以不同的形態面向世人,希望能引起讀者或觀眾的興趣,創造該批影像資料更多元的加值運用機會。並希望喚起大家對這批已經數位化的影像文化資產的認識與重視,共同思考開發再利用的方式與可能性,也期盼因各界的使用需求,能夠提醒大家保存電影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一起加入保護電影文化資產的行列。

  而數位成果展是以該書內容立體化為策展理念,將台影新聞片中的素材選件展出,同時精選《小鎮春回》、《梨山春曉》等6部影片於展場中放映,期能引起更多讀者與觀眾的興趣,創造該批影像資料更多元的價值。

  台灣電影公司〈簡稱台影〉的前身是台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這是一個公營的製片廠,雖然也拍攝劇情片,但主要的任務是攝製當時台灣省政府的新聞片、紀錄片與教育片。台影新聞影片可以說是1950至1980年代台灣最重要的動態影像,內容含括文化、藝術、娛樂、生態、環保、醫療、國防、外交、教育、體育、經濟建設等,全方位記錄了當時庶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是一批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台影不幸於1999年921大地震中倒塌,該公司隨之解散,全部的資產由行政院新聞局接管,並將影片等相關資料交給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2008年本館成立「電影數位化典藏及推廣工作小組」,第一批數位化的動態影像,就是早期的台影新聞片。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台影新聞片、紀錄片與短片等數位化總計406小時,台影新聞片內容包羅萬象,涵蓋台灣人民生活各個面向,這一次我們先篩選出與電影相關的部份,分析這些主題的意義,再將它們聚攏為十個篇章,以人物、影片、影展、事件、場所為架構,挑選在當時較有代表性的主題,分別深入蒐集資料,再就主題描述這些電影中人、時、事、地、物與台灣產生的關聯與影響。為了讓本書的輪廓更加鮮明,內涵更加豐富立體,我們也挑選出與主題相關的人、事、物,加以簡單說明,並附上本館珍藏《吳鳳》、《第一屆台語片影展》、《第十一屆亞洲影展》、《第三屆國語電影欣賞週》四本特刊複刻本,可與內文對照。書中同時條列更多台影新聞片的相關標題,冀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中找到更多的樂趣,並希望喚起大家對這批已經數位化的影像文化資產的認識與重視,共同思考開發再利用的方式與可能性,也期盼因各界的使用需求,能夠提醒大家保存電影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一起加入保護電影文化資產的行列。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