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者 | 拾書所

同情者

$ 294 元 原價 294

內容簡介 top

《同情者》The Sympathizer


2016 年普立茲小說獎得獎作,轟動英語文壇的耀眼新星
入圍全球 16 項圖書獎、奪下 10 座文學桂冠,超過 20 家歐美主流媒體年度最佳圖書
媲美杜思妥也夫斯基《雙重人格》、左拉《人面獸心》、史蒂文生《化身博士》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如何面臨內心交戰、國家民族與身分認同的撕裂拉扯,震撼人心
近 25 萬字篇幅的深刻書寫,從戰火中看見人性、自荒謬裡得到救贖

普立茲小說獎、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最佳新人小說、美國圖書館協會安德魯.卡內基優秀小説獎、戴頓文學和平獎、麥克阿瑟獎、美籍亞太文學獎、亞美研究協會最佳圖書獎、加州書獎小說新人獎、小説中心小説新人獎、法國最佳外國小說獎 ──十項獲獎

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筆會/賓厄姆小說新人獎、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獎、洛杉磯時報書獎、梅迪奇圖書俱樂部獎 ──六項入圍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堪薩斯城星、奧蘭多每週、衛報、每日野獸、圖書館期刊、柯克斯評論、出版人周刊、書單、國家郵報 ──年度最佳圖書

比爾.蓋茲2017年閱讀書單五本書之一
2016年6月誠品外文、2018年1月誠品中文選書

透過一名「雙心人」(同時擁有越南與美國這兩個國家的思維及視角)扭曲的、自白式的口吻,講述一個層次豐富的移民故事。 ──普立茲獎評委會

如同越南,台灣在近代史上也曾因戰爭、分裂與占據,對人造成巨大傷害。人民與文學如何去面對這樣的過去呢?這是我在這本小說中試圖探討的問題。 ──阮越清寫給台灣讀者的話


我是一名間諜,一名沉睡者,一介幽靈,一名雙面人。

1975年4月,西貢陷入動亂。在某處別墅裡,一名將軍喝著威士忌,在他信任的軍官幫助下列出一份名單,決定誰能搭上離開這個國家的最後一班飛機。將軍和他的同胞在洛杉磯展開新生活,卻渾然不知在他們之中,那位軍官正暗中觀察著他們,並將一切報告給越共。

《同情者》講述的正是這位軍官的故事:他的法國父親從小就不在身邊,由貧窮的越南母親扶養長大,接著到美國求學,然後返回越南為共產黨事業奮鬥。作者阮越清筆下的驚人故事,帶我們探索雙面間諜複雜的內心世界:他心中的遠大理想,必須在背叛身邊親密夥伴的狀況下才能完成。

這部作品是一首氣勢磅礡、描寫愛與背叛的史詩,全書呈現驚悚小說的步調與懸疑性,以尖刻的手法探索認同問題、體察在兩個不同世界生活的難處,同時也是個關於愛與友誼、感人至深的故事。

王聰威(小說家)
阿潑(作家)
臥斧(文字工作者)
紀大偉(美國UCLA文學博士、《同志文學史》作者)
胡培菱(外文書評人)
高翊峰(小說家、編劇)
陳又津(小說家)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負責人)
張國立(作家)
黃宗鼎(獨立評論在天下「東南亞風輕使館」專欄作家)
駱以軍(作家)
謝哲青(作家)
──齊聲推薦

越南胡志明市師範大學文學語言研究系教師 阮荷安
──專文解說


★ 充滿機智、毫不留情的步調與野蠻的趣味。 ──《華爾街日報》(年度最佳圖書)

★ 令人矚目的處女作……集驚悚小說與社會嘲諷小說之大成。 ──《紐約時報》書評(封面書評),菲利浦.卡普托

★ 一項說故事的驚人壯舉。一部兼具文學、歷史與政治重要性的小說。 ──湯婷婷

★ 令人驚嘆之作……[阮越清〕以驚悚小說的理性外衣包裹一個絕望流亡者的故事,正視了這個時代的存在難題。 ──《華盛頓郵報》,羅恩.查爾斯

★ 讓人欲罷不能……從一個少見的角度來探討美國文化。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

★ 關於越南與美國在當地所作所為的視覺角度極為深入,不遜於雷夫.艾里森的《隱形人》與童妮.摩里森的《寵兒》針對種族主義與奴隸制度對後代影響的探討。 ──文學網站Literary Hub,約翰.弗里曼

★ 才華洋溢而大膽……是美國文壇一個令人振奮的新聲音。 ──《西雅圖時報》,大衛.高見

★ 既是文學歷史小說,也是間諜驚悚小說與諷刺小說。 ──《洛杉磯時報》,潔西卡.蓋特

★ 書中有著《第二十二條軍規》式的荒謬脈動。 ──《紐約時報》,莎拉.萊爾

★ 情節敘述可媲美杜斯妥也夫斯基……充滿了明智的怒氣。 ──《經濟時報》,勞倫斯.奧斯伯恩

★ 驚人之作……[無名的敘述者〕可比擬約瑟夫.康拉德、格雷安.葛林與約翰.勒卡雷筆下那些道德消磨殆盡的間諜、情報人員與雙面間諜。 ──《多倫多星報》,詹姆斯.葛仁傑

★ 以黑色、滑稽──及越南人──的角度看待越戰。 ──美國公共廣播節目「深思熟慮」

★ 一部非常特別、重要而傑出的小說……令人驚嘆……讓我認為傑出的書並不多,但這本就是……好得不可思議……每個人都應該看一看。 ──媒體網站KUOW.org,南希.珀爾

★ 強有力的敘述喚醒讀者的記憶……[這個故事〕一開頭的詳述便已引人入勝。 ──《舊金山紀事報》

★ 這部小說披露了白人缺乏同理心,讓人看了既感到痛苦又忍俊不住,是全書最精采的部分……諷刺的手法令人玩味。 ──《紐約客》

★ 這部處女作讓人欲罷不能(讀吧,每個人都會把它看完),看過後你會重新思考越戰(讀吧,每個人都會有一點想法)……作者阮越清這本黑色喜劇小說從一個少見的角度來探討美國文化。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

★ 一本勢不可擋的新小說……書名代表的主人翁所承受的重擔……在於他體認到了自己所接觸的世界觀雖然互相矛盾,卻各有其感染力。他是現代的哈姆雷特,因為能看見所有面向而左右為難。 ──《周刊》

★ 一本受歡迎又必要的書……[作者〕以虛構的故事提出新的視角,這不但是一部歷史間諜驚悚小說,也是一部以黑色幽默方式表達思想的小說。 ──《溫尼伯自由報》

★ 有人一直在等待越裔美國人寫出一本精采的越戰小說,這就是了。說得更中肯一點:這是一部精采的美國越戰小說……當初懷抱期望苦等著我們的盟友,被判進入越南再教育營服刑,關於這些慘事,(但願)這是最後定論。 ──美國越南退伍軍人部落格

★ [一部〕刺激的黑色小說處女作……黑色幽默從書頁間流洩而出。 ──《華爾街日報》,山姆.薩克斯

★ 筆法完美,發人深省……的確令人讚嘆不已。我有一種像孩子一樣進入了書中的感覺。 ──《波士頓環球報》,克萊兒.梅蘇德

★ 瞠目結舌、不敢置信、銘刻於心。筆法高超卓絕,真不敢相信這是作者的處女作。(我除了感動,應該還有一絲忌妒。)顛覆了我們對越南小說的觀點。 ──《芝加哥論壇報》,約翰.華納

★ 閱讀此書心中充滿強烈、奇特又奔放的喜悅,每翻過一頁便覺得一個破碎的世界正重新接合起來,再度變得完好如初。就我個人而言,阮越清的這本《同情者》將使越戰文學臻於完備。 ──《失去靈魂的女人》作者包柏.夏科奇斯

★ 讀這本小說要小心;此書易讀,筆調辛辣、諷刺、睿智又令人著迷,但它可能改變的不只是你對越戰的想法,還有你對政治與理想的整體信念。它達到了文學的極致效果:將你的意識往外擴展,超越軀體與個人環境的限制。 ──《馬特洪峰》與《參戰的感覺》作者卡爾.馬藍提斯

★ 阮越清不只為由越戰所衍生的美國文學圈帶來罕見而真實的聲音,他也創造了一本凌駕於歷史、政治與國籍之上的書,探討那永恆不朽的文學主題:自我與身分認同的普遍探索。《同情者》是一部一流的小說處女作,作者極具深度與技巧。 ──普立茲獎得主、《奇山異香》作者羅伯特.奧倫.巴特勒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