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進入四分之一人生,從後青春期開始的成長指南 | 拾書所

【電子書】進入四分之一人生,從後青春期開始的成長指南

$ 315 元 原價 315

「目前這樣,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嗎?」
寫給對此刻感到空虛,卻又不知該往何方的你
突破從16歲、26歲到36歲的困惑與迷惘!


★全美青年捧讀的一本書!美國上市九個月持續熱銷,穩坐亞馬遜心理類前30名

★如果你是正在找尋出路的年輕人,或者你想要了解年輕人的掙扎,那一定要讀這本適時而富有啟發性的書。──吉兒.菲力波維奇

從小到大,很少人教我們自問:
「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從生活中獲得什麼?」
等到出校門後,才發現自己對未來沒有明確方向,
就算找到了工作,也不覺得人生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內心始終渴望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
卻又找不出那個「東西」是什麼。

這也是你此刻的寫照嗎?
不論是16歲對志願的妥協,22歲對未來的茫然,
還是30歲對工作的懷疑,36歲對自己的懊悔⋯⋯
每個人生轉折點,你都想問:

○ 該聽父母的建議,還是順從自己的心意?
○ 到底該做什麼決定,以後才不會感到後悔?
○ 我這一生究竟想過怎樣的人生、怎樣的生活?

步入「四分之一人生」的迷惘與困惑
日子過得表裡不一,卻不知從何改變現狀

「我卡住了,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是執業超過二十年、長期鑽研榮格心理學的治療師碧阿克,在為16至36歲的人們進行心理諮商時最常聽到的話。這段生命中的精華時光,是從後青春期、成年初期到青壯年的「轉大人」過程,將面臨攸關一輩子的人生大事:志向的選擇、職場的布局,以及尋找伴侶、成家生育的計畫等等。但伴隨而來的,是對人生抉擇的徬徨,與面對不同身分轉換的強烈不安,這種感受過去被稱作「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碧阿克則將此階段稱為「四分之一人生」。她觀察到身處這個階段的人們,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 追求穩定型:這群人已經做「對」了一切,按部就班勾選生涯清單,卻感到不滿足,總覺得生命中缺少了什麼,感到與自己失去連結。

✓ 追求意義型:這群人關注自己內在的世界,對世俗規定的道路不感興趣,但卻失去人生的方向,對於生活與未來充滿不安。

用榮格心理學探索真正的渴望
在四分之一人生,用自己也喜歡的方式活著

碧阿克想對身處16至36歲、對人生感到不安的你說:「四分之一人生不是千篇一律的旅程,它是一段獨特的人類發展時期,需要有自己的藍圖和精神指引。」她鼓勵你要勇於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抱持關注與興趣,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

在本書中,她借重榮格「尋找&探索自我」的觀點,並融合神話、文學、流行文化等領域,揭示青年邁向成年會面臨到的創傷與修復。並從多年的治療實務中,梳理出四分之一人生的「成長四大支柱」──分離、傾聽、建立與整合,提供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與具體方法,引導你解開以下困惑,找回自己的方向:

✧ 為什麼總是對生活感到不滿足,總是覺得落於人後?
✧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釐清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 什麼樣的抉擇,最有利於自己的生存?
✧ 人生,該追求「生活的穩定」還是「活著的意義」?
✧ 如何擺脫過去的創傷,找回自己的初衷?
✧ 該怎麼脫離別人的期待,勇敢創造自己渴求的人生?

本書寫給這樣的你:
.對現階段的生活感到空虛與乏味的你
.想要改變處境、重新做選擇的你
.希望找出最好的方案,停止不確定狀態的你
.正在努力尋找出路與自我定位的你

活在四分之一人生階段的你,真的沒必要這麼辛苦!你不需要「正常」、「優秀」或「成功」,而是要在極度焦慮的世界裡,找到屬於你的獨特目標,在追求意義與穩定之間達到平衡,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本書特色

1. 寫給每一位青年的「轉大人」指南書
本書以「四分之一人生」一詞,重新理解「16到36歲」這個階段的生命困境與契機。作者憑藉專業心理治療的經驗,提出應對之道與嶄新視野,引導你踏上平穩的成長之旅。

2. 借重榮格心理學的諮商觀點
作者以榮格心理學「自我探索」的諮商角度切入,帶出內容豐富又深具啟發的個案故事。使用的詞彙和論述方式都十分平易近人,讀來不費力,能夠立即理解並運用在生活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