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集》共三十五篇。
本書主要論述中國人性及官場生態。柏楊面對陰暗的人性,針對醜陋、卑劣,發而為文。有說中國人「習慣不佳」者,譬如當眾「脫鞋露腳」,或是大聲喧嘩、旁若無人,一種「綠油褲心理」,對於現代人頗具警惕之效。
他又抨擊官場百態:國大代表爭待遇、擺架子,官崽積壓公文、拍馬屁等,於官員嘴臉嘲諷尤烈,並創一「三作牌」的稱號:「君不見警察局門牆上的大標語乎,曰『作之親』,曰『作之君』,曰『作之師』,不是三作是啥?」諷刺警察大人作威作福、崇洋媚外,不替升斗小民服務,反可能「揍你辱你」。作者原訂書名為「見鬼集」,「見鬼」之稱,和他諷刺官崽的口氣,有相乘的效果。
本書呈現柏楊的另一寫作特色:「反諷」。站在被責備者的那一邊,為其辯解,甚至補充說明別人辱罵的話,卻是愈描愈「黑」,特別顯見苦澀的趣味。
本書主要論述中國人性及官場生態。柏楊面對陰暗的人性,針對醜陋、卑劣,發而為文。有說中國人「習慣不佳」者,譬如當眾「脫鞋露腳」,或是大聲喧嘩、旁若無人,一種「綠油褲心理」,對於現代人頗具警惕之效。
他又抨擊官場百態:國大代表爭待遇、擺架子,官崽積壓公文、拍馬屁等,於官員嘴臉嘲諷尤烈,並創一「三作牌」的稱號:「君不見警察局門牆上的大標語乎,曰『作之親』,曰『作之君』,曰『作之師』,不是三作是啥?」諷刺警察大人作威作福、崇洋媚外,不替升斗小民服務,反可能「揍你辱你」。作者原訂書名為「見鬼集」,「見鬼」之稱,和他諷刺官崽的口氣,有相乘的效果。
本書呈現柏楊的另一寫作特色:「反諷」。站在被責備者的那一邊,為其辯解,甚至補充說明別人辱罵的話,卻是愈描愈「黑」,特別顯見苦澀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