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精彩的論文彙編,其中琳瑯滿目多有可取。由儒家思想而衍生千枝萬葉,此書可作流變之觀察。
從認識論出發,探討〈先秦子書中的孔子形象〉,闡明主觀化形象塑造在思想史和學術史上之獨特意義。比較「左傳」與「戰國策」的說話藝術、「莊子」寓言的形象與理念、「史記」傳記的悲劇類型,杜甫的州詩、姚賈詩風的異同與影響,皆有具體論說。有關宋代詩學研究,則有六篇論文:元祐詩風、朱熹「詩集傳」、南宋之晚唐詩風、四靈之創作風貌、江湖詩人之文化特性,陳起之書商對文化之貢獻之論點皆卓有建樹,可資參考。詞學研究文論文三篇:朱尊詠物詞及清詞中興、張惠言與常州詞派、「詞選」和「園詞學」詞學見解之異同;以及紀昀的散文觀,皆就微觀角度,提供別開生面的考察和提示,對於孔子、左傳、戰國策、史記、杜詩、姚賈詩、宋代詩學、清代詞學與散文學之研究,頗富參考價值。
從認識論出發,探討〈先秦子書中的孔子形象〉,闡明主觀化形象塑造在思想史和學術史上之獨特意義。比較「左傳」與「戰國策」的說話藝術、「莊子」寓言的形象與理念、「史記」傳記的悲劇類型,杜甫的州詩、姚賈詩風的異同與影響,皆有具體論說。有關宋代詩學研究,則有六篇論文:元祐詩風、朱熹「詩集傳」、南宋之晚唐詩風、四靈之創作風貌、江湖詩人之文化特性,陳起之書商對文化之貢獻之論點皆卓有建樹,可資參考。詞學研究文論文三篇:朱尊詠物詞及清詞中興、張惠言與常州詞派、「詞選」和「園詞學」詞學見解之異同;以及紀昀的散文觀,皆就微觀角度,提供別開生面的考察和提示,對於孔子、左傳、戰國策、史記、杜詩、姚賈詩、宋代詩學、清代詞學與散文學之研究,頗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