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為台灣社會力的爆發提供了物質基礎,教育普及、新思想和資訊的流播則孕育了人民權利意識和社會自主性。相對於此的,是長久政治壓抑及經濟掛帥政策下所產生的各種結構性弊端和社會問題。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蔚為風潮的各種自力救濟和社會抗議運動,可以看作是台灣社會力與既存體制結構間之矛盾與衝突的展現。
本書脫胎於一九八八年由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國內的社會學學者把握了此一關鍵的社會轉型時刻,分別從各人精專的領域展開觀察。對於九○年代的台灣社會和關心社會的讀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文獻。
本書脫胎於一九八八年由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的「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國內的社會學學者把握了此一關鍵的社會轉型時刻,分別從各人精專的領域展開觀察。對於九○年代的台灣社會和關心社會的讀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