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曹魏統沽了中國北部。在建安年間,曹操首先寫作樂府歌行,開一代詩歌的風氣。他的兒子曹不一繼承他的政治地位,和兄弟曹栝又同是當時文埴上的領袖。尤其是曹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超過了父兄。
曹植字子建,生于後漢康帝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死于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二三二年)。他生存的時代,人民悽遭戰爭的苦難,要求休養生息。從建安歷黃初到太和,在詩歌中不少反映造種現實的作品,而曹榼是其中重要的一個作家。
曹核的詩歌,繼承了詩經楚辭以来現實主義的傳統,發展了兩漢以來樂府民歌和五言詩的形式,汲取了當時新鲜事物充實了詩的內容,把中國詩歌的藝術向上提高了一步。對後來兩晉、南北朝枳至唐代詩歌的發展,起過一定的影響。
黃節注本,共牧詩七十一篇,其他傳訛者、誤入者、疑存者、斷落不完全者及後人複增者均不錄。法擇引證的材料極豐富,而取捨道些材料又極謹嚴。逭是一個較好的曹集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