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繪畫中或剛或柔或揚或抑充滿韌性的線條,和墨色暈染的韻味而構築成的情境,往往是西方繪畫中所遠不能及的:然而西方的創新精神和其繽紛的色彩與結構,卻也深深吸引著我。
因此,在選擇潛藏"金碧山水“特質的膠彩創作的同時,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探索和實驗,嘗試找回失落的一段歷史之外,一方面賦予自我體驗的感動和心的生命力,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平衡點。
以具象、寫生爲出發點,再摻入自我感性的抽象因素,將客觀的景物,做主觀的重組,使畫面的意蘊得以擴展、延伸。雖然沒有聳動駭人的表現形式,卻是一種回歸人性、用心靈和自然交流,體悟天地萬物之間微妙的自然語彙的表現。
一次的個展,即是一個自我挑戰的新起點,這次展出的主題「膠游記」,創作的靈感是從工作室眺望台中港港口而開始的,藉著在潮起潮落中觀潮、聽潮,試圖在陣陣歷經時間洗鍊的波濤中,找尋不變的線條,再將線條延伸至溪河間,描繪不起眼的布袋蓮、水芙蓉,乃至平凡無奇的睡蓮、藕葉、海芋。嘗試尋找大地中一種單純的定律,期許能透過作品呈現線性的美感和平凡中的不凡。
因此,在選擇潛藏"金碧山水“特質的膠彩創作的同時,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探索和實驗,嘗試找回失落的一段歷史之外,一方面賦予自我體驗的感動和心的生命力,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平衡點。
以具象、寫生爲出發點,再摻入自我感性的抽象因素,將客觀的景物,做主觀的重組,使畫面的意蘊得以擴展、延伸。雖然沒有聳動駭人的表現形式,卻是一種回歸人性、用心靈和自然交流,體悟天地萬物之間微妙的自然語彙的表現。
一次的個展,即是一個自我挑戰的新起點,這次展出的主題「膠游記」,創作的靈感是從工作室眺望台中港港口而開始的,藉著在潮起潮落中觀潮、聽潮,試圖在陣陣歷經時間洗鍊的波濤中,找尋不變的線條,再將線條延伸至溪河間,描繪不起眼的布袋蓮、水芙蓉,乃至平凡無奇的睡蓮、藕葉、海芋。嘗試尋找大地中一種單純的定律,期許能透過作品呈現線性的美感和平凡中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