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又《威尼斯的猶太人》(The Jew of Venice)。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一提起猶太人,就聯想到放高利貸。在當時,放高利貸已經是一普遍的生財之道,只是一般人在情緒上仍對其反感。
在本劇裡,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和化身律師的鮑希雅是靈魂人物。在伊莉莎白時期,鮑希雅較常成為此劇的核心人物,到了十九世紀,夏洛克卻時常躍昇為主角。舞台上的夏洛克很多元化,他時而代表魔鬼的化身,時而成為喜劇裡的惡棍,有時則是受到曲解與委屈的可憐形象,引起觀眾的同情,而蒙上了悲劇色彩。
二十世紀以後,《威尼斯商人》因對猶太人的偏見而引發不少種族議題,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此劇已轉為問題劇,多數人不再以輕鬆的眼光看待這個故事,原來的喜劇成分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