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 拾書所

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

$ 273 元 原價 310
各界評論 目錄 《病隙碎筆》中有許多對於信仰的思考,皆發人深省。一句點睛的話是:“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兩種姿態。當它登高俯察塵世時,它看到限制的必然,產生達觀的認識和超脫的心情,這是智慧。當它站在塵世仰望天空時,它因永恆的缺陷而嚮往完滿,因肉身的限制而尋求超越,這便是信仰了。完滿不可一日而達到,超越永無止境,彼岸永遠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續。所以,史鐵生說:“皈依並不在一個處所,皈依是在路上。”——周國平從反面定義的散文 作者:國穩社 真正的寫作,是執拗的追尋而非瀟灑的製作,是暗夜的眼睛而非白晝的規則;它關注的不是確定性而是可能性,它展示的不是結局之“點”而是過程之“線”;它是各種學問之外的一片浩瀚無邊的存在,故土一樣親切,異地一般驚奇,輕鬆自由而又給人以昭示。榮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的人生筆記《病隙碎筆》,就是這樣的寫作。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近年來,他在散文創作上取得不同凡響的實績,不僅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縱向比較甚至超過了其早期的小說創作水平(他原本是以小說名世的)。《病隙碎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散文”。從文體形態上看,無拘無束、如煙如霧,散漫不羈、自在飄逸,突破了傳統散文的寫作路徑;沒有刻意的“文以載道”,不見人為的經營雕痕,卻最是逼近思想的質地、靈魂的本色和心像的原生態,絲絲縷縷、氤氤氳氳,甚至連一條貫穿的線索都不要。這些思想的碎片,很難歸入哪個純粹的“類”上去。從寫作策略的層面看,它對當下的散文,尤其是報紙副刊上那些不痛不癢、可有可無的寫作,是一種有力的衝擊、反動和顛覆。 作為 2002 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史鐵生的這本散文集一如既往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限制與超越、肉體與靈魂、物質與精神、整體與部分、現實與理想、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以追問的形式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誠如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2002 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詞》所言,“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裡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那麼,追問的實質何在?它“是有限鋪向無限的路,是神之無限對人之有限的召喚,是人之有限對神之無限的皈依。”不懈的精神求索,其價值又是什麼?他說:“從這樣不息的詢問之中,才能聽見神說;從這樣代代流傳的言說之中,才能時時提醒著人回首生命的初始之地,回望那天賦事實(第一推動或絕對開端)所給定的人智絕地。”(238 頁)在自己的內心詩意地棲居者,追問就是他的生命所在、活力所系。 本書的寫作,是作者藝術觀的生動實踐。作者認為,散文的定義不好從正面解釋,從反面切入倒易於把握,因為這種文體“存在於一切事物的定論之外。在白晝籌謀已定的種種規則籠罩不到的地方,若仍飄泊著一些無家可歸的思緒,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寫出來是,不寫出來也是……它從不停留,惟行走是其家園。”(60 頁)這樣寬泛而闊大的見解,顯出了傳統散文觀的狹隘、局促和小器。相對於正兒八經、需要公認的學問,寫作“沒那麼多規矩,癡人說夢也可,捕風捉影也行,滿腹狐疑終無所歸都能算數”。(63 頁)他希望寫作“只是懷疑者的懷疑、尋覓者的尋覓,雖然也要借助種種技巧、語言和形式”。(89 頁)“寫作可以跟文學不一樣,不必拿種種成習去勉強它。”(90 頁)在史鐵生的心中,寫作是固有的文學之外的東西,是靈魂遭遇的迷茫,是迫于社會美德的圍困而去偷看那被隱藏的心魂,它提醒著人的孤獨,呼喚著人的敞開。作者還認為:“藝術,原是要在按部就班的實際中開出虛幻、開闢異在、開通自由,技法雖屬重要但根本的期待是心魂的可能性……一旦藝術,都是要開放遐想與神遊,且不宜搭乘已有的專線。”(100 頁)總之,在作者的觀念裡,藝術與規制是一對天敵,藝術的佳境在於自由散漫。作者借助藝術來闡發肉身之局限與心魂之永恆,認為藝術是完成超越的載體,是實現?久的契機,是達到愛願的仲介,是飛翔的翅翼,是超度的天梯,是朝聖的征途,是精神的歷險。 除了文學藝術,作者把筆觸延伸到人類精神範疇的幾乎所有領域進行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求索。像一位虔誠的哲僧,史鐵生對宗教、信仰、神性、愛情等人生命題加以追根究底、探本溯源式的詰問,使文字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以至於閱讀中時或令人感到抽象和虛玄。如論神時說:“神,乃有限此岸向著無限彼岸的眺望,乃相對價值向著絕對之善的投奔,乃孤苦的個人對廣博之愛的渴盼與祈禱。”(157 頁)他對精神與靈魂的區別自有獨到的體認:“精神只是一種能力。而靈魂,是指這能力或有或沒有的一種方向,一種遼闊無邊的牽掛,一種並不限於一己的由衷的祈禱。”(158 頁)他把人類之愛分為性愛、情愛、憐愛、博愛、仁愛等不同的價值層次,討論其有限與無限、存在與超越、相對與絕對。(176 頁)他論愛之異在:“一切愛戀與愛願,都是因異而生的。異是隔離,愛便是要衝破這隔離;異又是禁地,是誘惑,愛於是有著激情;異還可能是棄地,是險境,愛所以溫柔並勇猛。”認為“異,不是要強調隔離與敵視,而是在呼喚溝通與愛戀”。(180 頁)文中的理念,都服從於審美判斷,與道德倫理無涉。“柔弱很可能美於堅強,痛苦很可能美於達觀。愛情不是出於大腦的明智,而是出於靈魂的牽掛;不是肉身的捕捉或替換,而是靈魂的漫展和相遇。”作者從文學──僅僅只從文學本身──的視角出發,對流行的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作了極力的疏離和背棄,真正回到了文學寫作的本體。有些論斷幾近於懺悔、無異於禱詞。對中國文化的反思,使其文字具有一種獨立的批判意識:“中國人特別地喜歡順其自然、淡泊無為,視自然為心性的依歸。但那異于自然的情感呢,就比較地抑制;異于自然的精神呢,就比較地枯疏。所以中國人的養身之道特別發達,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就不大頑固。”(224 頁) 濃重的懺悔意識、強烈的自審心態、清醒的批判精神,為文本塗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輝,使人看到物欲熾盛時代的獨行者形象。在中國當代作家中,像史鐵生、張承志、殘雪等這樣的作家,令人不由肅然起敬,他們是文學的教徒,只為信仰而寫作。他們的作品,既是生命哲學的文學表達,又是世事滄桑的哲理昇華。這樣的作品是這個時代不可多得的精神大宴,因而它不可快讀,就像壓縮餅乾,吃得太多太快會感到撐。《病隙碎筆》也是這樣,只能細嚼慢嚥、邊讀邊想,不宜匆匆流覽、蜻蜓點水;否則,你會感到不踏實,有種暴殄天物的犯罪感。 ──轉載自《中華讀書報》第 490 期病隙碎筆 1 病隙碎筆 2 病隙碎筆 3 病隙碎筆 4 病隙碎筆 5 病隙碎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