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這是一本好書,因為由實際參與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各級學校輔導工作實務並且對於輔導理論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員撰寫,與坊間介紹輔導理論的書籍不同。理論與實務融合,從事輔導工作者談來就像是有人替自己講出心聲,中肯、親切、有共鳴。
台灣師範大學心輔所同屆畢業的四才女(同一年取得博士學位)— 洪莉竹、周麗玉、賈紅鶯、李玉嬋四位博士 — 離校後仍然定期聚會,交換研究心得。有一次筆者抽空參加,覺得她們的精神可佳,因為她們四位的經驗與各級學校有關,乃建議撰寫以輔導實務為主的一本書,大家都表示贊同。筆者建議以「輔導搞什麼碗糕?」為書名,意即「輔導在做什麼?」反映學校輔導工作每況愈下,生機盡失。撰寫過程經常交換意見,她們要求筆者也撰寫一篇,乃以「緒論」為名。本書精華在第一至五篇,緒論本來應該就整體概念加以闡釋,但是本書體裁任由撰寫者自由發揮,讀者可以從各篇內容逕與作者溝通。緒論針對學校輔導工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做簡明的敘述。
我國學校輔導工作從開始到現在,有它艱辛的歷程,從無到有的階段,不計名份,任勞任怨,但求把輔導工作做好,初衷可貴,令人懷念。國民教育法、高級中學法頒布之後,以前夢寐以求的正名問題迎刃而解,學校輔導工作反而變了質,組織、工作內容、人員、專業精神大不如前。民國80年開始實施「輔導工作六年計劃」,曾經使學校輔導工作躍上亮麗的舞台,全國教育人員動起來,「輔導」成為大家關心的課題。六年過後,大家才發現,原來做得轟轟烈烈的計劃並沒有生根:輔導組織被破壞了,全校性的運作已名存實亡,各校切實召開輔導會議或輔導委員會議的並不多見;輔導工作內容已殘缺不全,過去生活、學習、生涯三個領域完整的內容已被兩性教育、生命教育、認輔、春暉、親職教育、心靈教育等工作坊或專案取代;過去要求輔導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能的堅持也被破壞,毫無輔導概念的人員都可以當需要專業知能的輔導職務;過去教育部或教育局所舉辦的輔導工作評鑑已不復存在,學校本身在學期末的評鑑也不見了;過去各縣市舉辦的輔導工作研討會已經消聲匿跡……。令人覺得政策的可怕,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要挽回,恐怕遙遙無期,除非在政策上做重大的修正。
此時此地,最需要的是回到教育原點,去界定輔導工作在學校教育的定位。學校可以沒有輔導之名,卻不能沒有輔導之實。換言之,學校教育在幫助學生成長的措施上,生活輔導、學習輔導、生涯輔導的內涵缺一不可,並且在幫助的過程中,專業知識與技能要充分加以利用,輔導工作在歐美先進國家受到重視就是由於它的專業,把輔導工作導入學校教育就是基於這個需要。我國學校輔導工作如果未發揮應有的專業功能,不被校內同仁重視乃理所當然。反之,如果充分發揮其功能,沒有不被重視的理由。譬如九年一貫課程將原有的「輔導活動」納入「綜合活動」,「班級輔導活動」原有的架構必然受到影響,但是「班級輔導活動」課程與「學校輔導工作」是兩回事。換言之,國民教育法、高級中學法所明定的學校輔導工作仍然存在,不受波及。請問有多少教育界同仁,尤其是輔導老師對此有明確的認知?對於學校輔導工作有完整的內涵?本書倘能提醒大家去省思學校輔導工作的本質,把握學校輔導工作的方向,則感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