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選集蒐錄了王詩琅戰前戰後的代表作,包括以市鎮知識份子的觀點來省察3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工人問題與島民性格的〈夜雨〉、〈沒落〉、〈十字路〉;旨在揭露新舊社會轉型中女性之心態衝突與價值取向的〈青春〉;嘲諷台灣社會趨炎附勢、笑貧不笑娼畸態的〈老婊頭〉;戰後發表的〈沙基路上的永別〉則深深地觸及了民族的傷痛。
朱點人早期的小說多與愛情有關,傾向於個人與浪漫,如〈一個失戀者的日記〉、〈紀念樹〉、〈無花果〉;後期則較有社會批判性,如〈島都〉、〈蟬〉、〈安息之日〉、〈秋信〉、〈長壽會〉、〈脫穎〉等。雖針對殖民政策及島民性格而發,但亦兼有形式與美學的技巧,風格舒緩悠然,沈著篤定,與王詩琅的沈鬱孤絕,各異其趣。
作者簡介
王詩琅,1908年生於台北萬華,筆名王錦江。早年因「台灣黑色青年聯盟」及「台灣勞動互助社」事件兩度入獄。曾參與「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及「台灣文藝協會」,歷任多種報刊主編。1984年曾獲第二屆台美基金會人文科學獎,同年11月於馬偕醫院逝世。作品有《王詩琅全集》(張良澤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張炎憲、翁佳音合編)、《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等書。
朱點人,本名朱石頭,後易名朱石峰,1903年生於台北萬華。曾偕友籌組「台灣文藝協會」,發行《先發部隊》;戰後因不滿陳儀惡政與二二八事變的刺激,思想逐漸左傾,後加入台共地下組織,1949年冬被捕,槍斃於台北車站。
朱點人早期的小說多與愛情有關,傾向於個人與浪漫,如〈一個失戀者的日記〉、〈紀念樹〉、〈無花果〉;後期則較有社會批判性,如〈島都〉、〈蟬〉、〈安息之日〉、〈秋信〉、〈長壽會〉、〈脫穎〉等。雖針對殖民政策及島民性格而發,但亦兼有形式與美學的技巧,風格舒緩悠然,沈著篤定,與王詩琅的沈鬱孤絕,各異其趣。
作者簡介
王詩琅,1908年生於台北萬華,筆名王錦江。早年因「台灣黑色青年聯盟」及「台灣勞動互助社」事件兩度入獄。曾參與「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及「台灣文藝協會」,歷任多種報刊主編。1984年曾獲第二屆台美基金會人文科學獎,同年11月於馬偕醫院逝世。作品有《王詩琅全集》(張良澤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張炎憲、翁佳音合編)、《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等書。
朱點人,本名朱石頭,後易名朱石峰,1903年生於台北萬華。曾偕友籌組「台灣文藝協會」,發行《先發部隊》;戰後因不滿陳儀惡政與二二八事變的刺激,思想逐漸左傾,後加入台共地下組織,1949年冬被捕,槍斃於台北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