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本書是以訂正和糾正歷來對於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之誤解為主。涂爾幹雖然被尊為法國社會學組詩,然而其思想批評者眾,誤解者多,尤其方法論方面的見解,同情了解者更少。放眼國際學界,亦鮮有真明其心術者,更莫論中文學界矣。此書之論,應可發揮匡正之功。
本書由三篇論文組成,分鼻從三種相關的涂爾幹方法論「精神」入手,像三面鏡子會照一樣,展露涂爾幹社會學思考的特殊「心法」來。其中第一篇由「從外強加」的想法入手來釐清涂爾幹的「社會事實」概念,特別著墨於「外在性」的解法上;第二篇由「捨己從物」的想法入手來突顯涂爾幹特殊的實證精神,並澄清韋伯派學者和結構功能論者的誤解;第三篇由「依天治人」的想法入手來點出涂爾幹關於社會學功能的看法。著重討論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之關係以及肇因與功能之關係等兩大問題。
蔡錦昌,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及哲學碩士、社會學博士。自一九九0年起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講授社會學理論、文化人類學、日常生活策略、媒介理論等課程。著有《從中國古代思考方式論較荀子思想之特色》(唐山,一九八九)、《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唐山,一九九四)等作品。
本書由三篇論文組成,分鼻從三種相關的涂爾幹方法論「精神」入手,像三面鏡子會照一樣,展露涂爾幹社會學思考的特殊「心法」來。其中第一篇由「從外強加」的想法入手來釐清涂爾幹的「社會事實」概念,特別著墨於「外在性」的解法上;第二篇由「捨己從物」的想法入手來突顯涂爾幹特殊的實證精神,並澄清韋伯派學者和結構功能論者的誤解;第三篇由「依天治人」的想法入手來點出涂爾幹關於社會學功能的看法。著重討論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之關係以及肇因與功能之關係等兩大問題。
蔡錦昌,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及哲學碩士、社會學博士。自一九九0年起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講授社會學理論、文化人類學、日常生活策略、媒介理論等課程。著有《從中國古代思考方式論較荀子思想之特色》(唐山,一九八九)、《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釋義》(唐山,一九九四)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