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過去,那課堂上一幕幕經典的鏡頭又迴盪在腦海裡,而值得回味的不只是二十六個字母錯綜複雜的排列,而是楊國明老師向來對生命的一種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奉獻教育的熱忱,以及不求立即收成的『百年樹人』的理念。
〈最後的那一堂課〉雖不能和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愛國教育相比,但這是楊國明老師在教學生涯中一段未能深入了解學生,以致日後在課堂上無法再見到那一位同學而引起無限自責的感言,那是展現師生之愛的典範。
即將從教書舞台退下的楊國明,每一天穿梭於家庭、學校與自我之間,他用通順流暢的筆,裝滿體貼關懷的墨水,寫下教學趣味與學生互動的小故事,更語重心長寫下社會現象帶給青少年的種種影響,字裡行間都是他內斂又不失感性的真情關懷,感人至深,發人深省。
〈最後的那一堂課〉雖不能和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愛國教育相比,但這是楊國明老師在教學生涯中一段未能深入了解學生,以致日後在課堂上無法再見到那一位同學而引起無限自責的感言,那是展現師生之愛的典範。
即將從教書舞台退下的楊國明,每一天穿梭於家庭、學校與自我之間,他用通順流暢的筆,裝滿體貼關懷的墨水,寫下教學趣味與學生互動的小故事,更語重心長寫下社會現象帶給青少年的種種影響,字裡行間都是他內斂又不失感性的真情關懷,感人至深,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