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博楊文化人文14 | 拾書所

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博楊文化人文14

$ 342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曲館的設立,最初與民間信仰的迎神賽會有關,後來當村落組織逐漸成熟,遂成為提供莊人娛樂及農閒打發時間的地方,也有許多鄉民在此學習識字,認識傳統文化,因此,曲館可以說發揮了教育功能;加上一般民眾認為學藝的孩子不會變壞,所以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這種「子弟組織」。
曲館的發展與變遷,和當時的社經環境有著相當大的關聯,直至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消滅臺灣漢人的固有文化,禁止鼓樂,因此曲館的活動遭到禁止,只能偷偷練習。近年來,臺灣經濟蓬勃發展,農村人口的大量外移,以及民間生活習慣改變,電視、網路等多元化的傳播媒體普及,年輕一代價值觀的改變,更加使得曲館的地位與功能大不如前,組成份子的素質也不若以往。
本書詳述鹿港地區廟會文化的特性,以及藉由曲館研究,深入探討鹿港地區的發展與變遷。


【作者介紹】
李秀娥
民國五十一年生,臺灣省雲林縣人,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和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學系和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兼任講師。現為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禮俗文化等研究多年。
著有《民間傳統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臺北市南管社團的活動為例》、《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清乾隆帝敕建天后宮志》(與謝宗榮合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臺灣傳統生命禮儀》、《臺灣民俗節慶》等專著。論文數十篇,散見《臺灣文獻》、《歷史月刊》、《思與言》等刊物,以及相關的論文集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