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來自呼蘭河畔的才女蕭紅一路從哈爾濱流亡到上海,得到魯迅的賞識和提攜。隨著魯迅的親自著序和小說《生死場》的出版,蕭紅從此揚名於文壇,並成為東北愛國作家陣營中的一員。然而,她作為「女性」在文本中呈現的異聲和反思,卻也同時被掩蓋和消音。
本書試圖在國族大義的耀眼光芒下,重新恢復蕭紅筆下關於性別議題的乍現靈光。從她一些較少被提及的動人篇章中,重新彰顯蕭紅在女性身體、女人家國、女性生育等議題上的銳利思考與特殊面向,以豐富文本的多重對話空間。
本書試圖在國族大義的耀眼光芒下,重新恢復蕭紅筆下關於性別議題的乍現靈光。從她一些較少被提及的動人篇章中,重新彰顯蕭紅在女性身體、女人家國、女性生育等議題上的銳利思考與特殊面向,以豐富文本的多重對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