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二編,第一編專門討論王廷相的氣學思想,由以氣為本的立場,詮釋與論證其本體論、心性論、知識論等,並與朱學、王學作比較。第二編分析明代氣學為四派,如以氣為本,心氣是一,理氣是一,由易說氣等。本書以王廷相為研究主軸,並輔以十四位氣學家,以期能共同證成明代氣學之特色。論文撰述的方法,是先對所有各家的原典,皆作地毯式的全面撿索,將相關的語句,如太極、陰陽、理、氣等分門別類歸類掌握後,再進行理論之詮釋與建構。其間除了對王廷相理論經過四五年的涵泳,不斷貼近體會,推翻修正,始得稍有會心。作者於研讀與教學中,發現氣學論者不但眾多,且與理學、心學互動過程中,呈現相當多向性的面貌。故本書的論述看似以王廷相為主,十四家為輔,實則在研究過程中,王廷相面貌的展現,多有取資於其他氣學家,其他氣學家短文篇幅似少,實則有一諸家彼此激盪所形成的氣學架構在其中。另外作者在深切感受到氣學由理學轉出,及與心學辯證而有之自由自信學風的可貴,為避免強加某家理論模式於另一家,所可能造成的限制與排擠,故在論述各家思想時,對意見同者即許其同,異者即存其異,希望能如實展現諸家以氣為本,方向內容卻又各具特色的新學風。作者認為大陸與日本學者對氣學已有充份之發展,惟亦有其客觀之限制,而台灣的氣學正處於萌芽的階段。其於研究過程中,發現著錄於《四庫全書》、《明儒學案》等書中之氣學家,不下數十人之夥,知其仍有極大之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