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新詮釋關涉與意涵-新世紀叢書文學164 | 拾書所

中國文學新詮釋關涉與意涵-新世紀叢書文學164

$ 306 元 原價 340
本書是繼2003年在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舉辦之中國文學科際整合講座之第二年度系列講座,此次講座於2004年10月展開至隔年6月結束,邀請了包括世俗宗教、經學、道學、詩學、戲曲、古典文學與比較文學等,共十位各個領域專精學者,重新詮釋中國文學在各面向的風貌與新生命。

其中,胡萬川教授談世俗宗教與神聖的多元意涵;林慶彰教授談經學與文學的關涉;李威熊教授從《文心雕龍》談宗經的文學觀;曾昭旭教授從談莊子談文學的奧秘,探討生命存在與語言的辯證;王邦雄教授則以《莊子》心齋「氣」的觀念作詮釋;藍吉富教授談佛教中的文學;方瑜教授談唐詩的藝術特質;曾永義教授中國戲曲的本質;王溢嘉社長則從《紅樓夢》與《聊齋誌異》談古典文學的新詮釋;古添洪教授從比較文學的視野談中國文學,為中國文學找尋再發聲的橋樑。

這個人文講座兼顧了各領域的獨特性並做整合性的思考,希望藉由不同面向的新詮釋,建立中國文學宏觀的視野,發揮學術的社會功能,回歸社會所需。本書即是這個講座第二年的結集。

目錄:
比較文學視野與中國文學
古典文學的新詮釋──從紅樓夢到聊齋誌異
唐詩的藝術特質——以抒情詩為例
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佛教文學
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質
從莊子論文學的兩大奧秘:生命存在與語言辯證
莊子「聽之以氣」的美學詮釋
降龍伏虎──世俗與神聖的多元
經學與文學的關涉
五經含文與反經合道──談《文心雕龍》宗經的文學觀

策劃人: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林明德教授
林明德(1946~),台灣高雄縣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著有《中國傳統文學探索》(1981)、《文學批評指向》(1989)、《開拓生命情境》(1992)、《實踐生命理境》(1995)、《文學典範的反思》(1996)等,編有《台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澳門的匾聯文化》(1997)、《台灣工藝之美》(1997)、《台灣民俗技藝之美》(1998)、《大溪豆腐系列文化研究》(1999)、《台灣民間工藝博覽》(2000)、《彰化縣飲食文化》(2002)等書。

作者群: (依姓名筆畫序)
方瑜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邦雄(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溢嘉(野鵝出版社社長)
古添洪(東南科技學院應用英語系教授)
李威熊(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林慶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胡萬川(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
曾旭昭(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曾永義(世新大學中文系、所教授)
藍吉富(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系副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