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臺灣學者嘗試探索西方「批判教育學」的第一本合集,全書分成問津、溯源和回向三大部分,共十一篇文章及一個附錄。
問津篇,宋文里首先扣問臺灣文化教育的「諱」,質疑為何臺灣過去很少引介批判教育學;十年後,方永泉和王慧蘭分別由批判教育哲學和反壓迫民主論述為切入點,描繪西方批判教育學的內在理路和主要精神。
溯源篇,旨在追溯、勾勒西方批判教育學的根源及其發展面貌。李奉儒和馮朝霖從不同角度介紹∕推衍批判教育學先驅Paulo Freire的思想,李錦旭和Mike Cole(王瑞賢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的新進展及其可能性,Michael Peters(劉育忠譯)則介紹他所建構的「後結構的馬克思主義」,並嘗試將它連結到臺灣的脈絡。
回向篇,張盈?和郭瑞坤合寫、宋文里和闕河嘉三文,從臺灣學術結構、創意教學和臺灣族群意識的想像,省思西方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的發展和應用,嘗試發展具有臺灣文化主體性的批判教育學。
書末並附李錦旭彙編之「中文批判教育學文獻目錄」,方便讀者查考所來徑。
問津篇,宋文里首先扣問臺灣文化教育的「諱」,質疑為何臺灣過去很少引介批判教育學;十年後,方永泉和王慧蘭分別由批判教育哲學和反壓迫民主論述為切入點,描繪西方批判教育學的內在理路和主要精神。
溯源篇,旨在追溯、勾勒西方批判教育學的根源及其發展面貌。李奉儒和馮朝霖從不同角度介紹∕推衍批判教育學先驅Paulo Freire的思想,李錦旭和Mike Cole(王瑞賢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的新進展及其可能性,Michael Peters(劉育忠譯)則介紹他所建構的「後結構的馬克思主義」,並嘗試將它連結到臺灣的脈絡。
回向篇,張盈?和郭瑞坤合寫、宋文里和闕河嘉三文,從臺灣學術結構、創意教學和臺灣族群意識的想像,省思西方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的發展和應用,嘗試發展具有臺灣文化主體性的批判教育學。
書末並附李錦旭彙編之「中文批判教育學文獻目錄」,方便讀者查考所來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