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使用材料有兩部分:(一)現存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造訪上海後留下的書寫記錄;(二)當日報紙雜誌相關文獻頻繁出現的申江政治、經濟、電影、書籍、戲劇等報導或廣告訊息。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元素何以相遇?作者試圖從「上海現代化氛圍在臺傳遞使之成為想像中的逐夢之所」吸引了「改隸後特別容易產生文化認同焦慮的傳統文人前往尋夢」角度切入,認為文人們往赴滬上乃因該地做為近代中國政經文化薈萃城市,繁華新氣象或可提供解決認同焦慮的途徑。然而細讀四人作品,卻發現滿足於想像者少,幻滅於現實者多;在此困境下,他們必須重新定位,尋求合於當下的自我及文化認同。本書嘗試結合文學作品及大量文化史料,提出一種詮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