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民間文學集客語審稿者序 古國順教授
桃園縣民間文學集第43到51輯終於定稿付印了,據主編陳慧貞小姐說,94年出版時,全縣十三個鄉鎮市的民間文學採集整理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到此,更是全縣十三個鄉鎮市的民間文學專輯出版已超過50集,大功告成,是值得慶賀之事,所以首先要向桃園縣文化局以及總編輯、主編、採錄者、整理者和美編者敬表祝賀之意。因為憑著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任務,為本縣所蘊藏的民間文學,作了完整的記錄和整理。
從全部51輯這個數量來看,桃園縣民間文學的採集工作,可以說是一次大豐收,這當然要感謝採錄者的辛勤,也要感謝講述者的配合。同時,有些鄉鎮可以採到七輯,而且有許多人的材料還可以印成專輯,甚至於一人而有兩個專輯,這樣大的數量,其形成原因為何?這與本縣居住環境和住民的特性是否有所關連?好多位足可稱為「山歌王」的人士,其成長及生活背景如何?相信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具有民間文學採錄經驗的人都很清楚,找到講述者,是採錄者成功的關鍵。因為在廣大群眾之中,其實大部分的人在面臨採訪時,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他連一則故事或一首歌也說不出來。而有些受訪者卻能侃侃而談,往往一說就好幾則,甚至於幾十則、上百則。這種人的特徵,想必是讀者樂意知道的。例如幾歲時就接觸山歌或故事?這些山歌故事是從那裡學來的?平常時有沒有講唱?在什麼場合講唱?是否曾經從事與唱山歌或講故事有關的行業?或有沒有參加過比賽?等等問題,如果能夠加以介紹,一定受到歡迎。前此出版的各輯,整理者大致已經留意到這方面了,這給予讀者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對於文字記錄者及出版者而言,用字的統一是極重要的事情,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字尚未確定下來,所以建議暫時採用接受度比較高的用字,這是不得已的過渡辦法,讀者大概可以諒解。不過,政府和民間,都已經注意到文字使用者的需要,並且早已著手研究和討論了。但是由於有些用字即使找到,卻是偏僻的罕用字,有些又是「本無其字」的用語,例如外族語轉過來的話,到底要假借哪個字來用?其實很難決定,但願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解決。
這次的民間文學採錄工程,都錄有語音檔案,由於講述者都是使用客家話的能手,他們的語音資料非常值得保存和流傳,不論是供作學習或研究,都是很好的材料。因此建議,後續工作,可以編列預算製作CD片,隨書發行,讓語音和書面文字兩相對照,一方面足以增加閱讀的興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習客語,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有幸從頭到尾參與審稿工作,茲值出版前夕,謹贅數語,是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