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隔海數十年之對峙局面,自1987年11月2日開放交流始,迄今交流將屆二十載,期間屢遇波折,亦偶有平順。一般將兩岸關係分之為「戰爭衝突」、「和平對峙」、「民間交流」等三個時期,就其具體之互動,吾人可發現其雖不協調,卻若有節奏。而兩岸交流法制之建構,政策與法規交錯,堅持中多有務實;各自立法以實施,紛歧中則又見交集。
兩岸交流法制乃兩岸交流政策之體現。對照分裂國家如東西德、南北韓互動之模式與特徵,透顯兩岸官方過度僵持於政治問題,以致築起交流之壁壘鴻溝,影響兩岸法制之建構,限制了兩岸關係發展之格局,形成「事實走在政策之前」、「政策走在法律之前」、「民間走在政府之前」的特殊現象。就此,吾人如能深切體認兩岸交流法制之架構,其功能在於建構交流秩序,保障兩岸人民權益,進而坦然面對現狀、相互尊重,以更正面、開放之態度,務實看待主權爭議,逐步構築交流法制,並促進兩岸互動正常化,建立共同的未來願景,方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至要關鍵!
本書共分四大篇章,作者觀察兩岸政策與法律之交錯,彙編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重要政策和立法、司法制度相關之文獻資料、法規條文及其特色,並就兩岸開放觀光所涉及之旅客權益保障,藉由歐體旅客準則加以比較研析;加上書末的兩岸交流重要紀事,清楚為兩岸互動過程留下歷史見證與最佳註腳,足供讀者進一步之研究參考。
兩岸交流法制乃兩岸交流政策之體現。對照分裂國家如東西德、南北韓互動之模式與特徵,透顯兩岸官方過度僵持於政治問題,以致築起交流之壁壘鴻溝,影響兩岸法制之建構,限制了兩岸關係發展之格局,形成「事實走在政策之前」、「政策走在法律之前」、「民間走在政府之前」的特殊現象。就此,吾人如能深切體認兩岸交流法制之架構,其功能在於建構交流秩序,保障兩岸人民權益,進而坦然面對現狀、相互尊重,以更正面、開放之態度,務實看待主權爭議,逐步構築交流法制,並促進兩岸互動正常化,建立共同的未來願景,方為兩岸關係發展的至要關鍵!
本書共分四大篇章,作者觀察兩岸政策與法律之交錯,彙編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重要政策和立法、司法制度相關之文獻資料、法規條文及其特色,並就兩岸開放觀光所涉及之旅客權益保障,藉由歐體旅客準則加以比較研析;加上書末的兩岸交流重要紀事,清楚為兩岸互動過程留下歷史見證與最佳註腳,足供讀者進一步之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