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西元627年,唐太宗的時候有位吏部尚書叫高士廉,他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編撰成一本《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這大約就是最早的「百家姓」了。
舊時廣為流傳的《百家姓》——「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位書生編撰的。他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琅琅上口,便於誦讀和記憶。
大約在西元627年,唐太宗的時候有位吏部尚書叫高士廉,他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編撰成一本《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做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這大約就是最早的「百家姓」了。
舊時廣為流傳的《百家姓》——「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位書生編撰的。他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琅琅上口,便於誦讀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