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夾心爵士派JAZZ | 拾書所

電影夾心爵士派JAZZ

$ 225 元 原價 250

電影配樂大師伯納.赫曼(Bernard Hermann)曾說:「音樂是電影不可或缺的『接著劑』,幾乎和攝影一樣重要。」而與電影淵源最深厚的,就是「爵士樂」。

從1927年的《爵士歌手》開始,「爵士樂」就成為電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甚至劇情與爵士樂壓根兒沒有任何關係,導演也不忘在電影中播放幾首爵士樂插曲。

雖然,爵士樂總被人認定是雅痞與菁英文化的象徵,但爵士樂其實是美國南方文化在二十世紀初,經過長期孕育而發展出的一顆豐美果實。它象徵著潛藏在美國社會與歷史中的緊張關係——特別是有關種族的矛盾。它的音樂形式處處讓人感到驚奇,但是只有熟知其背景的人,才嚐得出箇中苦澀但絕美的滋味。

為什麼光影可以揮發出「爵士原味」?爵士樂的「聲音」跟電影的「影像」又有何關係?浸淫、研究爵士樂十多年的陳榮彬,將帶您從電影的角度,充份品味、發現經典爵士樂的精采演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