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體系向來以歐美國家為主導核心,並以此優勢對邊陲國家遂行學術、教育及文化上的影響,但我們探討的對象既然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採取的理論與方法卻幾乎是西方式的,這種缺乏「靈魂」的情形,引起了部份心理學界的質疑和不安。自一九八○年代迄今,心理學的研究有了重大轉變,為落實「本土化」而推動一連串的學術運動。只有揚棄西化而落實華人心理學的研究之後,以本土化的取向有效探討華人的心理與行為所建立的知識體系,才能成為真正的華人本土心理學。本書由多位重要心理學者共同寫成,分析本土心理學之性質、特徵、目的及方法,並探討評估本土化程度的主要判準,即本土契合性的問題,是瞭解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基本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