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與狼: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 | 拾書所

狐狸與狼: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

$ 229 元 原價 290

誰是管理的影舞者?管理教育在教什麼?企業要如何實施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真能治理公司?企業經營有捷徑嗎?有管理總比沒管理好?領導有這麼難嗎?制度不創新,科技能創新嗎?現任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研考會副主委葉匡時,從這八大問題探討當今企業總體層次(群性)與企業個體層次(個性)的相關議題。

狐狸是獨來獨往的動物,狼是合群的動物。企業依其定位與價值觀,運作時可以是狐狸般的孤獨,也可能像狼一樣的合群。本書探討企業管理的個性與群性相關議題,協助企業,問對問題,找對答案。

現今是個管理的時代,任何領域不可避免的有其管理問題,大如政府或非營利事業的管理,小如小咖啡店的微型創業或是個人的生涯管理,皆如此。例如在現代管理的指導下,每個病人在醫師的眼中幾乎成為「獲利」或「成本」的來源,醫病關係中的關懷與愛護不知不覺中被管理機制侵蝕掉了。由此可知管理也有其侷限,管理只是工具手段,絕對不能為了符合管理工具的要求,而喪失了對於管理主體的關心。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管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本書討論的議題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哲學基礎上。

全書共分為八篇:
前四篇屬於總體層次的議題,包括組織文化、管理教育、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
第五到七篇是個體層次的部分,包括定位、管理和領導;
第八篇為公共政策的探討;公共政策對個別企業的發展,影響至巨,有企圖心的企業經營者,一定要關心甚至參與公共政策的擬定,才能營造出一個有利企業發展的大環境。
就某種意義來說,總體層次探討的是企業的群性,而個體層次則關注企業的個性。

每一篇都以提問方式做為篇名,希望提升讀者提問題能力。其實每個人、每家企業都有獨特的個性,管理很難找出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通則;因此,企業經營者最重要的能力是針對其所面對的挑戰,提出正確的問題,然後才能找到合理適當的答案。

【本書特色】
1. 指出當今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管理心態上的革命,必須跳出舊有管理典範的窠臼,然後,才有希望登上另一個管理S曲線的境界。
2. 以實務問題導向,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各企業最常發生且影響重大的,例如,組織系統領導、溝通、公司治理、企業倫理、社會責任、管理教育等。
3. 採取文化和行為觀點,分析更貼近人性的真實面。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