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Culture)這個字眼,再十八世紀以前的西方語言中,帶有「栽種」、「照料」、「正在被培養中的事物」以及「陶冶」等各種不同的意義。即便其現代意涵如今已經成熟穩定,文化仍然定義廣寬,她是一個普遍概念,卻是由無數個體綿密緊湊地加以實踐而成。演變至今,可以確定的是,文化一詞中所具有的的「動態」與「創造性」意涵是無庸置疑的。
當人類史進入了近代,以民族國家為主的政治體,同時也將傳統上籠統的文化地緣(Cultural geography)分割成更為細小的單位。如今,人們不能再將「西方」視為一個單一的歷史軸線,也無法單純地以「東方」的概念去描述許多原本被概括在這個名詞下的現實。「東」與「西」文化意涵,一如當代的國際政治情境一般,是變化多端且持續被演繹,同時,需要相互參照,方能在某一時刻做出自身的「暫時性定義」與自我認同。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對於「文化交流」活動的根本動機,就可以達到相同程度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