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裡的紅鬼和藍鬼 | 拾書所

森林裡的紅鬼和藍鬼

$ 101 元 原價 250
貓和熊是好朋友,
一個膽小,一個大膽;
一個怕鬼,一個不相信世上有鬼。
熊要怎麼做,
才能讓貓膽子大一些呢?
不要那麼害怕呢??

給家長的話:
親子教育講師:李美華
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或大或小的差異,這個世界,正因為這樣才如此豐富而多彩。因此,如果有人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應該一味排斥或批評,應該抱著欣賞或疼惜的態度,去學習或包容那些不同。
就好像熊對貓一樣,雖然兩個好朋友一個膽小、一個膽大,一個愛吃蜜、一個愛吃魚,雖然貓扮鬼去嚇熊,可是,熊不但沒有生氣或排斥貓,甚至努力想辦法,希望能幫貓卸除對鬼的害怕,脫離恐懼的陰影。正因為他們能互相包容不同、欣賞不同,最後,他們也才能聽到彼此不同的歌曲,享受好友同歡唱的樂趣。
其實,怕鬼、怕黑,是我們與生俱來、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因為,鬼和黑,都超越我們能掌握、理解的情況,我們不知道鬼是否真實存在、是什麼?我們不知道黑暗裡頭藏了什麼東西?正因為是未知,我們會特別小心、特別擔心。這小心和擔心,就是可以讓我們維持在最安全狀態的法寶之一。
因此,當孩子怕黑、怕鬼或怕其他任何東西時,不要只是要求他「別怕」或笑他「膽小」,回憶我們自己小時候的情形,比較我們和小時候的差異,想想我們自己是如何走過那許多害怕和膽怯的歲月。和孩子分享我們成長的故事,用繪本和孩子進行討論,陪孩子去探索、欣賞黑暗,例如夜遊…我們的開放態度,可以讓孩子放心表達他的恐懼、不足,清楚理解自己的害怕在哪裡、是什麼,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和他討論他的害怕是否合理、實際。這些都有助於他減輕和縮短害怕的歷程。
大人比孩子多了許多知識和經驗,或許因此少怕了許多例如鬼、黑等東西,但也可能多了更多對現實的擔心,怕孩子未來這樣、那樣。大人不是不怕了,只是害怕的東西不一樣罷了!不是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