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會就學政策的落實,早年,解決了抗戰時期青年從軍而放棄學業,嗣後無從延續的窘境;晚近,則順利協助因國軍精簡致而提前離營的青壯官兵開啟新的歷程。 從民國四十五年補助國軍退除役官兵就學開始,學力鑑別考試、優待報考專科以上學校、國校師資訓練班、國文專修班、專業人員教育班、會計統計班、海外留學獎助,到目前推甄就讀大專院校;一連串、持續性輔導榮民就學的政策,總隨著整體環境的更易,不斷予以調整、精進,而一以貫之,始終不變的是為榮民個人創造多元就學機會,為國家社稷培育各類英才,福國利民的多贏策略,確實已在各個階段做了最有效的發揮與體現。 不過政策力度再大、再強,仍僅止於輔助,成功的關鍵仍要靠榮民自身的毅力與恆心。透過十三位記者敏銳而極具深度的筆觸,我們了解到受訪榮民在服務軍旅之後,毅然決然置身學術的殿堂,經過非凡的努力,不但個個獲得博士學位,同時更將所學投入教導莘莘學子的國家百年大計之中,另一方面在專業學術的深研上,也幾乎是未嘗稍有或忘,同樣能開花結果,出類拔萃。如此傲人的成就,環顧刻下,似乎所在多有,倘放在高等及深造教育方才起步,整個社會民智初開的斯時,則斷非尋常之人可以做到,尤其是幼年失學,精壯時期戎馬倥偬,更顯得難能可貴。 當然,數十年來,如同書中二十二位苦學有成,而在各個領域盡情揮灑,成就非凡事功的榮民何止萬千,終究囿於篇幅,僅能擇選絕少部分做為代表;惟就像去年「重返榮耀-二十位榮民的創業故事」一樣,這僅僅是開始,本會將持續有計畫、有系統地推介不同範疇,足堪表率的榮民,一方面樹立典型,勉勵時人,同時載入青史,傳諸久遠。 最後要感謝第三處及編印團隊,渠等的用心澆灌,忠實反映了受訪學者的心聲與歷程,共同為「允文允武」做了絕佳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