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化學治療工作人員,在化療注射藥物配藥、給藥之傳送、注射等給藥流程之洩漏,亦或是在近距離照護病人、處理病人尿液時,都有而造成暴露。研究指出,長期暴露者會致畸胎、異位懷孕或自發性流產等女性生殖危害等;並引發細胞毒性增加致癌風險;也有急性過敏反應的案例。透過良好設計的還境設施與管理制度與個人防護,則可有些減少暴露,降低風險。國內化學治療相關工作人員有數千人之多,截至目前為止工作環境濃度偵測、人體暴露評估與健康效應之研究仍極少。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在1986年指引中提到,長期暴露可能會升高其罹患癌症機率。NIOSH告示應作暴露預防的警訊。近年來醫療人員的抗腫瘤藥物暴露報告日增,顯示抗腫瘤藥物暴露問題逐漸浮現,有必要對醫療院所職業暴露於抗癌藥物的工作人員,進行較大規模的個人問卷調查、環境概況與人體暴露現況評估,以及健康危害調查,以了解化學治療相關工作人員的潛在職業風險。本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的化學治療相關單位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包括:環境樣本採集分析、問卷調查、尿液血液檢體收集以及健康檢查。並建立多重化療藥物同步分析的方法,分析環境化學治療藥劑濃度,以估算污染的程度,以流行病學分法統計分析評估可能的健康危害風險。研究結果發現,以場所而言,病人活動頻率越高的地點,其測出的污染情形越高,如順鉑(Cisplatin)和5-氟尿嘧啶(5-FU)在部分環境樣本中可被測出,但 塞克羅邁得(Cyclophosphamide)和氨甲喋呤(Methotrexate)則否。生物偵測的結果發現,Cisplatin在部分暴露組人員尿液檢體中被偵測出,但5-FU代謝物 α-氟β丙氨酸(AFBA)偵測結果則在所有尿液中均無存在。問卷統計結果發現護士配戴護具、懷疑藥品外洩的比例,以及規則認知均比藥劑人員不足;低暴露風險的護士群對於訓練內容的認知為所有受訪的藥劑人員、高風險、低風險人員群中最低的。因此推論該群工作人員為暴露風險最高的。健康效應方面,淋巴球分析顯示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僅在輔助性T淋巴細胞具顯著差異 (p<0.05)。細胞凋亡分析方面,高低暴露組在細胞凋亡晚期、活細胞、細胞凋亡早期均有顯著差異(p<0.05)。總結,本研究顯示醫院工作環境中確有化療物質暴露,並對有可能誘發勞工潛在性癌症的風險,應進行早期健康危害評估及安全衛生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