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相關的研究方法書籍,多偏重於各種研究方法技術層面的闡釋,讀者研習之後,在廣度上,或能明瞭不同方法之間的要義、實作的程序與步驟,以及運作上應行注意的科學標準。然而,在實作上,經年累月的反覆操作,往往緣於對研究方法背後預設價值、假設的習焉不察,以致誤以為「研究方法」與「人文社會現象」之間存在著某種不證自明的道理,委實化約了知識探究的蹊徑而咸不自知。由此可知,吾人實有必要從偏狹的「唯科學主義」性格中超越,重新探索何謂「科學」以及何謂「真理」等嚴肅課題。
本書名為「研究方法論」,試圖尋繹研究者的研究「假定」、「預設」與其所操持的「研究方法」之間的邏輯脈絡;而其理論之梳理,實胥賴本體論與認識論等基本架構上的澄析與著墨。事實上,本書不僅試凸顯過往學術研究經常忽略的規範與倫理議題;就以心跡而言,乃認知身為知識份子,體察明清以降的西潮的壓霸,徒使我國社會科學發展有淪為西方學術次殖民地之嫌,遂捫心自陳:跳脫學術附庸地位,實有賴吾人致力於方法論的生根與探索,輔以知識累積與增長,方有創發性與本土性的見解衍生。
莊子嘗云:「不自見故名,不自是故彰」,經由本書的拋磚,研究方法論的研析勢將有助於拓展研究者的視角,以及研究品質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