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證明,要開發孩子的智力,三歲以內是黃金時期。
美國人類潛能開發專家葛蘭‧道門教授認為,每個正常的嬰兒,
出生時都具有像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的潛能,
聰明和愚笨都是環境的產物。
從許多成功的例子說明,能否成才並不在於孩子的天賦如何,
而是取決於對零至六歲的孩子早期教育的方法如何。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家庭教育是社會機體的一個細胞,
孩子出生以後,第一個學校便是家庭,
作為這個學校的第一任教師,便是他的父母。」
家庭是人生學習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身為父母的責任,就是確實把孩子教養好,
培養良好的品德、學識、技能,至於孩子將來能否成才,
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記住:父母才是決定孩子一生的最重要關鍵。
親愛的父母,你們準備教出怎樣的小孩呢?
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愛總有個限度,
不能將愛變成寵愛,寵愛變成溺愛,溺愛變成百依百順。
愛一旦沒有紀律,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所以,愛必須要有章、有法、有紀律、有原則。
否則,愛就會很容易的墮落成為溺愛。
古人教子講究「慈愛」,反對溺愛。
他們認為父母之愛需理智而有分寸,
才會起到正面的作用。「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則會使孩子養成任性、驕狂的習性,
甚至走上歧途,所以古人云:愛不可溺。
「慈母敗子」是古人以自己的教訓得出的道理。
這個道理仍如警鐘,提醒為人父母者不可溺愛子女,
而要注重做人品格的道德倫理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如果不想讓孩子長大後沉淪墮落,可別寵壞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