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溪為王陽明門下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他頓悟了王陽明「四句教」首句「無善無惡心之體」之微意,於天泉證道上另提「四無」之說,王陽明允其為「傳心秘藏」,更視之為「天機發泄」。
依此,王龍溪的「四無」說可謂是承繼王陽明思想而來之一調適上遂的開展也。不過若從《王龍溪全集》中作一文獻上的考察,則除了述及天泉證道一事外,幾乎找不到直接表示「四無」的語句,反而更多的是圍繞在「良知」這個概念而論及本體與工夫方面的陳述。
因此,如果跳開天泉證道上「四無」說這一種絕無僅有的表達方式,直探「四無」說背後的根本洞見而抉發其義理基礎,那麼,「見在良知」無疑是更為切要的表達,足以作為王龍溪整個哲學系統的核心概念。
本書之作主要是基於以上之認識,嘗試以「見在良知」說為中心,對王龍溪的思想進行一哲學的理解、詮釋與建構,冀能宣暢龍溪之本懷,抉發其思想之精義;同時對其學說在歷史上獲得的主要評價進行回顧與檢討,以求還原其思想本來之面目,確立其哲學應有之價值。
如此一來,庶幾可以使吾人對於王龍溪哲學有更為相應而恰當的了解。
依此,王龍溪的「四無」說可謂是承繼王陽明思想而來之一調適上遂的開展也。不過若從《王龍溪全集》中作一文獻上的考察,則除了述及天泉證道一事外,幾乎找不到直接表示「四無」的語句,反而更多的是圍繞在「良知」這個概念而論及本體與工夫方面的陳述。
因此,如果跳開天泉證道上「四無」說這一種絕無僅有的表達方式,直探「四無」說背後的根本洞見而抉發其義理基礎,那麼,「見在良知」無疑是更為切要的表達,足以作為王龍溪整個哲學系統的核心概念。
本書之作主要是基於以上之認識,嘗試以「見在良知」說為中心,對王龍溪的思想進行一哲學的理解、詮釋與建構,冀能宣暢龍溪之本懷,抉發其思想之精義;同時對其學說在歷史上獲得的主要評價進行回顧與檢討,以求還原其思想本來之面目,確立其哲學應有之價值。
如此一來,庶幾可以使吾人對於王龍溪哲學有更為相應而恰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