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原來可以這般從容地面對
一本讓現代人卸下憂慮疑惑,習得生命智慧的書
你,禁得起人生最後關頭──死亡的挑戰嗎?
作者傅偉勳有臺灣「生死學之父」之稱,自述從小就很怕「死」,長大後卻專攻哲學,並於美國大學講授「死亡與死亡過程」這門課。就在醫師宣布他罹患癌症的同時,允諾寫下這本書。躺在病床上沉思冥想,他探問為何一大半人怕死,結論是「怕自己」,「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執著在世俗世間所「渴愛」著的一切!當下他體悟到要超克死亡的挑戰,必須抱持著無私無我、愛和希望。
經過深刻的生死體驗,傅偉勳教授深覺人世間不論悲歡離合、不論甘苦,我們存活的每一刻是否值得,終歸是單獨實存的心性體驗與生死態度問題。與其到人生最後關頭才汲汲找尋生命的價值,現代人不若培養健全的生死智慧,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保持生命的尊嚴,這樣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即可安然地離世,維持死亡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對於美國的「死亡學」研究與「生死教育」做了概略性的導論。由於傅偉勳教授有著深厚的學術專業與中國傳統經典的背景,本書有兩大別於其他書籍的特色,其一為從科際整合的宏觀角度把「死亡學」連貫到精神醫學、精神治療、哲學、宗教學乃至一般科學(如心理學與文化人類學),以便提示「死亡學」研究的現代意義。其二為從美國現有的「死亡學」研究成果,再進一步配合中國心性體認本位的生死智慧,演發一種「現代死亡學」,且根據「生死是一體兩面」的基本看法,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及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息息相關的雙重問題,如此探討現代人的死亡問題的精神超克,以及死的終極意義。
本書於一九九三年初版引發臺灣「現代生死學教育」風潮,目前已是大學通識課程、高中生命教育的指定用書。本次發行第六版,忠實保存傅偉勳教授原文原貌,收錄每版專家評論,並獻上傅偉勳教授的期盼給閱讀本書的每一位讀者:「珍惜至愛我們的人生,直到最後一天告別人生為止,好好體認雲門禪師所說『日日是好日』的真諦深意。」
一本讓現代人卸下憂慮疑惑,習得生命智慧的書
你,禁得起人生最後關頭──死亡的挑戰嗎?
作者傅偉勳有臺灣「生死學之父」之稱,自述從小就很怕「死」,長大後卻專攻哲學,並於美國大學講授「死亡與死亡過程」這門課。就在醫師宣布他罹患癌症的同時,允諾寫下這本書。躺在病床上沉思冥想,他探問為何一大半人怕死,結論是「怕自己」,「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執著在世俗世間所「渴愛」著的一切!當下他體悟到要超克死亡的挑戰,必須抱持著無私無我、愛和希望。
經過深刻的生死體驗,傅偉勳教授深覺人世間不論悲歡離合、不論甘苦,我們存活的每一刻是否值得,終歸是單獨實存的心性體驗與生死態度問題。與其到人生最後關頭才汲汲找尋生命的價值,現代人不若培養健全的生死智慧,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保持生命的尊嚴,這樣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即可安然地離世,維持死亡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對於美國的「死亡學」研究與「生死教育」做了概略性的導論。由於傅偉勳教授有著深厚的學術專業與中國傳統經典的背景,本書有兩大別於其他書籍的特色,其一為從科際整合的宏觀角度把「死亡學」連貫到精神醫學、精神治療、哲學、宗教學乃至一般科學(如心理學與文化人類學),以便提示「死亡學」研究的現代意義。其二為從美國現有的「死亡學」研究成果,再進一步配合中國心性體認本位的生死智慧,演發一種「現代死亡學」,且根據「生死是一體兩面」的基本看法,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及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息息相關的雙重問題,如此探討現代人的死亡問題的精神超克,以及死的終極意義。
本書於一九九三年初版引發臺灣「現代生死學教育」風潮,目前已是大學通識課程、高中生命教育的指定用書。本次發行第六版,忠實保存傅偉勳教授原文原貌,收錄每版專家評論,並獻上傅偉勳教授的期盼給閱讀本書的每一位讀者:「珍惜至愛我們的人生,直到最後一天告別人生為止,好好體認雲門禪師所說『日日是好日』的真諦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