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是劇場 | 拾書所

人間是劇場

$ 315 元 原價 350
最具創意享譽世界的新世代精神導師
詼諧幽默又字字珠璣
“唯明白人生即是劇場的真理,方能看清人間實相,持有正見。”

         
本書集結宗薩蔣揚欽哲諾布的珍貴法教,以簡單透徹的語言,說明佛教最核心的正知灼見。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希望借由書中的文字,能够帶領衆人更接近佛法。宗薩蔣揚欽哲諾布的文字看似簡單,却包含了深入淺出的層層奧義。下筆行雲流水,詼諧幽默又字字珠璣。在輕快的字句後面,涵滿了引導無明衆生脫離輪回的佛菩薩大悲大願。而最爲可喜的是他個人風格低調,修爲高尚,擁有無數的讀者。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爽潔而利落地破除常人對佛教徒的誤解:對於要成爲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見地: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超越概念。他以實證的經驗加以分析,體現四見地最精要的部分,對於修行者有甚大的幫助。有緣讀他的著作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見識到法教的神髓,了悟無常,解脫萬千煩惱;原來,佛教徒不只是穿僧袍、坐禪、戒葷食與禁欲;而是覺知這四種見地,化解對如幻世事的執著。

2007年,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在國內出版的作品《近乎佛教徒》,由國際巨星李連杰、著名導演賴聲川、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聯袂推薦。此書出版後在中國精英群體中引發熱潮,長久占據國內各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是因其被評爲亞馬遜暢銷書榜十大重點社科類圖書、年度百佳讀物,新京報的年度選書。更成爲時尚熱點話題、媒體的熱門推薦書。2006年亦有出版《佛教的見地與修道》,也是一本深具正面意義並影響深遠的長銷書,翻譯爲著名作家陳冠中先生。
作爲享譽世界的新世代精神導師,宗薩蔣揚欽哲諾布以最祥和同理的人文關懷,於世界的各種層面和不同的文化裏,分享他對世間的覺悟與正見。
2007年3月,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和欽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欽哲佛學講座在北京大學舉辦,他謙遜生動又不帶派別的精彩演講,贏得衆多學者和讀者的廣泛共鳴,爭相走告及傳布,在300人左右的禮堂內,涌入千人駐足聆聽,並不時由參與者發出贊嘆的掌聲。
其後,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接受了中國時尚媒體《時尚芭莎》、國際知名雜誌《心理》中文版、《聯合報》的專訪。
活佛拍的電影和他的電影寓言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還是國際影展的獲獎導演,曾任貝托魯奇電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顧問,之後更親自撰寫和執導兩部著名的影片《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 《旅行者與魔術師》(Travelers and Magicians),在世界各大影展屢獲佳評,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學者和專家的關注,並打破了傳統學佛的思維局限,引領出佛法入世精神,“人間即爲劇場”的清新概括。
仁波切最早近距離地接觸電影是在貝托魯奇《小活佛》劇組,他在其中擔任佛法總顧問的角色,也有幾分鐘的短暫出鏡。這個經歷激發了這位活佛自己拍攝電影的想法。幾年後,他拿到一筆投資,執導了據說是不丹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杯》。這部反映喜馬拉雅山區寺院中年輕喇嘛生活的電影一面世,就以其清新、淳樸且充滿幽默的風格贏得了普遍的贊譽。正是在初戰告捷營造的順利氛圍中,他得以迅速籌劃並推出了第二部作品《旅行者與魔法師》。
人生大戲場
有趣的是,在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最初涉足電影製作的時候,“活佛拍電影”在相對保守的宗教文化氛圍中還是一個足够聳人聽聞的事件。因此,他總是被問到活佛爲什麽要拍電影。而他的回答是:
“正如人們所熟知的唐卡,古代的大師非常擅長以各種完美的藝術形式來傳遞佛法的信息。在我們這個時代,電影是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手段,你就當它是一幅新的唐卡吧。”
真要算起來,拍電影絕不是這位仁波切做過的最爲瘋狂的事。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似乎他總能找到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來挑戰人們莊嚴肅穆的神經。
《高山上的世界杯》的主演烏金多嘉活佛回憶說,有一回,宗薩欽哲仁波切在巴黎,戴著很長的假髮和胸罩走在香榭麗舍大道上,要烏金多嘉走在後面注意有沒有人看他。烏金多嘉告訴他:“沒人看你,路人都在看我們這些喇嘛。”他當即把假髮和胸罩都脫掉,嘴裏面嚷著:“這真沒有用!這真沒有用!”
要怎樣看待他的反傳統乃至種種“瘋狂”姿態呢?要知道,從孩童時代起,他就接受並完成了傳統寺廟中漫長而系統的經院教育,進行過嚴格的閉關訓練。不論以哪一套標準來衡量,他都是藏傳佛教中最高階的喇嘛。他並非因爲年輕、輕率或者無知才表現出一種另類的行止。
還是要提到電影。有一次,他面對一群聽衆發表演說時提到:
“看電影時,銀幕上發生的事情,在你的腦袋裏,會知道那是假的,那只不過是一場電影罷了。假如中途想上厠所,一定有膽子站起來走出去。因爲你知道,這只是一部電影。
“現在當這部人生大戲正在放映時,却沒有多少人有膽子去上厠所,哪怕是才一秒鐘!我們一直看著電影,被它牢牢地占據。如果你突然瞭解到這只是一場電影,並不意味著你就要離開電影院,並且承諾再也不看電影了。在明白這是一場電影之後,你會繼續觀看它,但却採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你會瞭解到以前所認爲的那些大事,現在變得不那麽重要了——這種態度的改變正是你所需要的。但要明白人生是一場電影却相當困難,我們總是信以爲真!”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解釋,他所倡導的“瘋狂”就是練習在人生大戲場中坦然且大模大樣地“上厠所”!
綠色仁波切
近年來,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很關注世界環保議題和回歸簡樸生活的推動,他主張要先致力於心靈的提升和進化後,才有可能改善並拯救自然生態的種種危機。
2008年11月,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戴上綠色假髮,手中拿著一朵小花。他希望以此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環保。
他懇切地敦促弟子們採取簡單、實際且直接的行動來保護地球與環境。建議將此行動視爲一項戒律。“採取一個對環境有正面影響的行動;容易實行、而且每天都在做的事。”仁波切還特別發願以後刷牙時,會關上水龍頭,不任由水空流。爲此,以佛教的方式,他還特別作了一個《保護世界環境祈願文》——“……祈請悉皆摧毀,濁世强敵,私心自利,無盡貪婪;尤其祈願,人人體認,保護環境,首責大任……”
這頂假髮如願以償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並爲他帶來了“綠色仁波切”的聲譽。其實在此之前很久,在宗薩蔣揚欽哲諾布所能影響的機構和社群內,就已貫徹綠色理念,諸如拒用塑料袋、拋棄式咖啡杯,等等;他還有一項迄今已延續20年的吉祥寶瓶計劃,就是在全球各地埋下特別裝藏過的寶瓶,裝滿了各種藥草、珍貴的地球出産以及祈禱文,分散到世界各大洲的每一個國家。這樣埋藏的寶瓶現在已超過5000個。這同樣是一個佛教傳統意義上的祝願形式,類似諾亞方舟收集所有的物種,吉祥寶瓶的伏藏代表著對於大地永遠保持其生命力乃至人類世界永久和平的祈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