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與中國發生聯繫,約可溯至八世紀中葉,而十三世紀大量的回回穆斯林被成吉思汗從內陸亞洲帶入中國,從此世界性的伊斯蘭教正式進入漢地,開啓近七百年的歷程。最早期的穆斯林生活、.宗教面貌等史載零星,然而元代、明末至今的這兩個階段的中國境內伊斯蘭教信仰者的歷史性發展輪廓大抵清晰,學界對其宗教性與世俗性相關的各個課題多所硏究且成果豐碩。
元代的伊斯蘭教傳播,以及回回人在文治、武功的成就,學術早已關注。回回天文學、回回醫學,以及回回語言的教學等皆爲中國穆斯林文化的特色。至於十六世紀中葉明代中期,胡登洲(1522-1597)發展出具有伊斯蘭教宗教色彩的經堂教育,於清真寺院內講授穆斯林本民族的語言——阿拉伯文與波斯文所著的十三本經學書籍,希冀突破「經文匱乏,學人寥落」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