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心,土地情:正義的呼喚 | 拾書所

臺灣心,土地情:正義的呼喚

$ 270 元 原價 300

一、台灣文化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台灣早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融合文化,它含有中華、西方、日本三大文化,若加上原住民文化等於四種文化。如同美國文化不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抑或瑞士文化不是德國文化的一部分般,台灣文化絕對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學者羅伯森 (R.Robertson) 提出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學理意函,它不啻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思潮。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本土化 (localization)並不衝突,理應並駕齊驅,同步進行。人類學家紀登斯(Giddens)認為全球化不只「在那裡」(out there),而是一個「在這裡」(in there)的現象。本土化可說是過渡到全球化的基石或踏板,是培養愛國家與愛鄉土的情操,不管從理論或實務面觀之都是好的方向。因為沒有本土化(台灣化),全球化宛如空中樓閣或海市蜃樓而已。
選前馬英九說自己燒成灰也是台灣人,選後才說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與王曉波、郭冠英、星雲一樣,渠等認為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輕視台灣住民及其文化,是患了中國優越、霸權文化的遺病。

二、有機栽培是科學與道德化的栽培方式

政府如果平素不教育及推廣農民走向科學化及道德化的有機栽培,等於虐殺農民及消費者。因為一但被驗出含過量農藥殘留,農民就會血本無歸,而無辜的消費者不知該蔬果、茶菊、稻米…等農作物含有過量農藥殘留,因而吃喝下肚,這不都是在虐殺他們嗎?此即孔子所言「不教而殺謂之虐」的道理。
台灣的農民,包括茶、果農不當的農耕習性,過度使用化學肥料而造成農業生態浩劫,但我們的農政單位卻還是視若無睹般,好似怕得罪農藥製藥公司。尤有進者,就連鄉鎮農會的推廣部也賣起農藥來。平心而論,六十多年來,農政單位根本未負起教育及輔導農民走向如日本般科學與道德化的有機栽培,此與自私貪婪,私德重於公德,不會為他人設想的民族性有關。
更遺憾者為,大學植物病理系只開設農業藥劑學,未如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開設有機栽培課程。其他相關農業科系亦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