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筆者在《1998—1999中國家庭投資》一書中的瓷器章節中分析:「青花是中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瓷,對於圖案清晰、線條流暢、意境高古、藝術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特別是帶人物圖畫、有情節、繪畫好的青花要果斷收進。」並預測:「隨著現代人回歸簡樸和回歸單純的審美潮流湧動,青花潛力無限。」
不到10年,正如筆者「青花潛力無限」的預測,一只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圖罐以2.3億元在倫敦拍賣成交,創造了中國瓷器最高價。
一切都如筆者所分析,該青花瓷器創造了中國瓷器最高紀錄,是因為「所繪圖案精美,人物刻畫細膩傳神」(有關專家評價),正如筆者強調的「對於圖案清晰、線條流暢、意境高古、藝術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
專家在分析該青花瓷器為何能拍出天價時評論:「貴在有人物、有故事……」這正應了筆者10年前對瓷器收藏者的忠告:「特別是人物圖畫、有情節、繪畫好的青花要果斷收進。」
在《1998—1999中國家庭投資》一書中,我推薦了4種具有收藏投資增值潛力的品種,一是官窯瓷器,二是青花瓷器,三是明清瓷器,四是四大名窯瓷器。從近年中外拍賣市場看來,中國瓷器成交價前十名的正是這四類瓷器。筆者欣慰地看到,很多看了本人著作而走向瓷器收藏道路的讀者,都避免了走彎路。在「大量收藏」和「果斷收進」間,青花瓷器這些年在不知不覺中以平均每年100%以上的增幅在增值。
上述的預測和預言,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也是不可相信的。然而卻都提前成了事實。
在本書中,又有一系列的超前預測和預言,我想現在的很多人看了仍然會瞠目結舌,仍然會感覺不可思議,好在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歷史的演變是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如本書中的預言有:「中國瓷器在如今成交紀錄的基礎上再漲10倍並不遙遠」,「在我看來,2.3億元並非中國瓷器的最終價,3.9億元也不是藝術收藏品的最終價,當中國瓷器一件拍出23億元或39億元成交價的時候,那時或許有人會認為23億元一點都不高了!」「瓷器價格仍然會不斷上揚」……
但是,這種上揚並非是中國所有瓷器收藏者的喜宴,也許會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悲歌。因為,現在人人都知道古瓷器值錢,很多人看到早期介入這個市場的先行者成了千萬富翁,於是紛紛湧入這個市場,以為真的只要「家有鈞瓷一片,勝過黃金萬兩」。其實這是對古瓷器收藏的誤解。
他們不知道,早期介入這個市場的人可以收藏創富,是因為他們介入得早,當時市場還沒有啟動,參與的人少,價格低,市場上都是真貨。而後來者很多人是血本無歸的。
他們虧在哪裏?虧在他們沒有古瓷器的知識,因此買的大多是贗品,虧在他們急功近利。
可見,瓷器收藏投資是一個風險巨大,主要風險就是假瓷器。
儘管筆者對瓷器收藏前景充滿樂觀,那是對大勢的研判,但這本書已經不可能像前幾本書那樣意氣風發地號召讀者「大量收藏」和「果斷收進」了,時過境遷,世事如風,幾年時間,沙泥俱下,魚目混珠,面對贗品氾濫的偽瓷時代,筆者對初入門的瓷器收藏者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和憐憫。
所以,這本書在預測未來的同時,也對瓷器收藏初入門的讀者發出忠告和警示——
第一個忠告是:不果斷,不大量,慎收藏。
第二個忠告是:多看少動,多看少動,還是多看少動。
第三個忠告是:如果忍不住要動,控制在200元以內。
第四個忠告是:認真收藏三年瓷片後再談瓷器收藏。
當然,瓷器收藏市場確實又是一個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魅力和誘惑的市場。收藏機會在哪裏?不在於資本,而在知識和學問,在於讀書和過眼、過手。這裏,真正體現了知識就是金錢的價值。
不到10年,正如筆者「青花潛力無限」的預測,一只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圖罐以2.3億元在倫敦拍賣成交,創造了中國瓷器最高價。
一切都如筆者所分析,該青花瓷器創造了中國瓷器最高紀錄,是因為「所繪圖案精美,人物刻畫細膩傳神」(有關專家評價),正如筆者強調的「對於圖案清晰、線條流暢、意境高古、藝術精湛的青花可大量收藏」。
專家在分析該青花瓷器為何能拍出天價時評論:「貴在有人物、有故事……」這正應了筆者10年前對瓷器收藏者的忠告:「特別是人物圖畫、有情節、繪畫好的青花要果斷收進。」
在《1998—1999中國家庭投資》一書中,我推薦了4種具有收藏投資增值潛力的品種,一是官窯瓷器,二是青花瓷器,三是明清瓷器,四是四大名窯瓷器。從近年中外拍賣市場看來,中國瓷器成交價前十名的正是這四類瓷器。筆者欣慰地看到,很多看了本人著作而走向瓷器收藏道路的讀者,都避免了走彎路。在「大量收藏」和「果斷收進」間,青花瓷器這些年在不知不覺中以平均每年100%以上的增幅在增值。
上述的預測和預言,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也是不可相信的。然而卻都提前成了事實。
在本書中,又有一系列的超前預測和預言,我想現在的很多人看了仍然會瞠目結舌,仍然會感覺不可思議,好在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歷史的演變是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如本書中的預言有:「中國瓷器在如今成交紀錄的基礎上再漲10倍並不遙遠」,「在我看來,2.3億元並非中國瓷器的最終價,3.9億元也不是藝術收藏品的最終價,當中國瓷器一件拍出23億元或39億元成交價的時候,那時或許有人會認為23億元一點都不高了!」「瓷器價格仍然會不斷上揚」……
但是,這種上揚並非是中國所有瓷器收藏者的喜宴,也許會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悲歌。因為,現在人人都知道古瓷器值錢,很多人看到早期介入這個市場的先行者成了千萬富翁,於是紛紛湧入這個市場,以為真的只要「家有鈞瓷一片,勝過黃金萬兩」。其實這是對古瓷器收藏的誤解。
他們不知道,早期介入這個市場的人可以收藏創富,是因為他們介入得早,當時市場還沒有啟動,參與的人少,價格低,市場上都是真貨。而後來者很多人是血本無歸的。
他們虧在哪裏?虧在他們沒有古瓷器的知識,因此買的大多是贗品,虧在他們急功近利。
可見,瓷器收藏投資是一個風險巨大,主要風險就是假瓷器。
儘管筆者對瓷器收藏前景充滿樂觀,那是對大勢的研判,但這本書已經不可能像前幾本書那樣意氣風發地號召讀者「大量收藏」和「果斷收進」了,時過境遷,世事如風,幾年時間,沙泥俱下,魚目混珠,面對贗品氾濫的偽瓷時代,筆者對初入門的瓷器收藏者充滿了深深的憂慮和憐憫。
所以,這本書在預測未來的同時,也對瓷器收藏初入門的讀者發出忠告和警示——
第一個忠告是:不果斷,不大量,慎收藏。
第二個忠告是:多看少動,多看少動,還是多看少動。
第三個忠告是:如果忍不住要動,控制在200元以內。
第四個忠告是:認真收藏三年瓷片後再談瓷器收藏。
當然,瓷器收藏市場確實又是一個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魅力和誘惑的市場。收藏機會在哪裏?不在於資本,而在知識和學問,在於讀書和過眼、過手。這裏,真正體現了知識就是金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