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貧窮:可以在2025年之前達成 | 拾書所

終結貧窮:可以在2025年之前達成

$ 405 元 原價 450

紐約時報暢銷書、時代雜誌專題報導
中外學者專家重量級推薦

波諾(前U2合唱團主唱、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賈德・戴蒙(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喬治・索羅斯(世界金融家暨慈善家)、格羅・布倫特蘭(世界衛生組織執行長、前挪威總理)
南方朔(知名文化評論家)、黃仁德(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今日報紙頭條:「昨天有超過兩萬人死於極度貧窮!」
這不是危言聳聽的報導;
至今,每年有超過八百萬人因貧困而亡。
全球六十億人口中,約有十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
世界最富的三個家族擁有1,350億美元,相當於最窮的六億人口的全部財富。

一九三○年,在經濟大恐慌之際,
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預測:「二十世紀末前,英國與其他工業國家能夠終結貧窮。」
七十年後,人們證明了凱因斯的判斷無誤。
今日,當代經濟學界的傳奇人物薩克斯也大膽宣布:「赤貧可以在我們這一代終結。」
這一次,我們能否再度成功?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頭一遭,我們有機會在這一個世代杜絕世界上最落後地區的赤貧現象。問題是:我們會是這麼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代嗎?未來的十五年內,我們該如何才能停止貧窮陷阱的惡性循環呢?
曾被《紐約時報》及《時代雜誌》譽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並擔任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特別顧問,專精於世界貧窮問題研究的學者傑佛瑞・薩克斯為以上問題,提出答案。

一九八四年,他是玻利維亞經濟發展的顧問;一九八九年,他協助波蘭重建家園;一九九一年,他向莫斯科提出諮議;九○年代初,他深入觀察中國;一九九四年,他幫助印度政府;一九九五年起,他開始關注非洲諸國。足跡踏遍世界上超過一百多個國家,薩克斯提供政治領袖經濟發展與打擊貧窮的建議,造就了他在發展經濟學上泰山北斗般的地位。在本書中,薩克斯解釋貧窮在過去是如何克服的,同時以「臨床經濟學」的獨特思維,提出貧窮國家與富裕世界的合作藍圖,期待我們可以在二○二五年之前,終結貧窮。

「因為貧窮、饑荒與疾病,世界某些地區正繼續走下坡。教訓瀕死邊緣的人如何做得更好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相反的,我們的使命在於幫助窮人爬上發展的階梯,或者至少幫助他們找到自助向上爬升的墊腳石。」――傑佛瑞・薩克斯

「很少人有獨自扭轉歷史的力量,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貢獻一點力量,造成一點改變,所有行動的總和,就會在我們這一代的歷史上記下一筆……。」――羅伯・甘迺迪〈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胞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