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所處的M型社會,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悲觀的看,M型社會翻轉成W,W代表War,那是戰爭與衝突。
積極來看,我們要把M拉長成H,H代表Humanity,也就是人性的光明面。
我們要用它來創造個人與企業的競爭力,進而擴大贏者圈。
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作者在M型社會中的H型解答。
作者感慨,由於人們只重視看得到的事物,以至於常常迷失在眼前手段的追求,反而犧牲了真正的目的。他借用一位耶魯大學傑出的桑德教授(Shaun Sunder)──也是一位會計教授──的觀察。「學生的研究熱情與研究知識成反比」,同樣地,「許多教授為了升遷寫論文,不是為了解決他們覺得困惑及感到興趣的問題」。
當桑德教授獲知,台灣目前以追求SCI或SSCI發表成績做為衡量學術卓越的風氣時,他感慨地說:「太可惜了,這群社會上如此優異的頭腦,不是花時間去思考解決所處社會的實際問題,而是竭盡心力去取悅那些所謂世界頂尖期刊(大多數是美國期刊)的主編」。這豈不同樣是在捨本逐末。
相對地,作者在書中,舉出豐田汽車如何創造人才,哈佛商學院如何培養企業領袖,以及芬蘭的小學教育中如何讓一群十歲小朋友經驗到一次永生難忘的舞會。在這些故事中,人們所成功做到的,就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掌握事物的本質。
許多看不到的美好事物的本質,如責任、信任、榮譽和熱情等,事實上,乃超越數字、資料、甚至制度這些看得到的事物,人們要透過如詩人渥茲華斯所說的「心靈之眼」才能領悟得到。
在本書中,作者認為這種心靈之眼不是別的,它來自關懷、謙卑、深度以及回到自然所帶來的學習力量。
本書分成四個單元:
看見那看不見的:第1到第3章,作者分別提出「愛恨交織法」、「有中生無法」和「左右互搏法」來修練個人與企業「看到那看不見」的能力。
溝通那看不見的:在第4章中,說明任何看不見的目標,都必須化為看得見的指標,才能啟動組織的執行力。
獎勵那看不見的:第5到第7章,討論如何利用具體的配套作法,鼓勵企業倫理、團隊合作、責任感、榮譽心、熱情等美好品質。
學習那看不見的:第8到第9章,作者分享對培養A+人才的看法,以關懷、謙卑與深度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