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用腳親炙我們的土地與風景,當你用心貼近台灣的文學與電影,仔細聆聽,台灣靈魂所發出的自然之聲,你將會發現:這塊土地充滿了愛、理想與淚光。
文學是透過文字的藝術,感應時代風潮,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和感情;電影則是以影像美學,極視聽之娛,呈顯各種交織的生命光影,揭露人們的慾望和想像。而文學與電影的夢幻結合,時而水乳交融,時而相互輝映。萌發於二○年代以後的台灣新文學與電影,歷經不同的歷史階段,感應不同的時代變化,都曾經產生過不少成就斐然、令人繾綣難忘的傑作。
此次由行政院文建會策劃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發行,交由遠景出版公司所負責編輯製作的「文學‧電影‧地景」編篡出版計畫,經過多位電影人、文學人的討論與票決,揀選了三十部「文學電影」,延攬專人執筆,分別從小說至電影的轉化、題旨內涵、藝術特色,以及電影中地景之今昔對比等相關角度切入,撰文成書,希望能為台灣文學與電影一路走來艱辛的進程留下歷史的證言。這三十部「文學電影」,從1966年的《幾度夕陽紅》至2008年的《一八九五》,將近紀錄了半個世紀的歲月。
電影尚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像紀錄片一般,會為美好的風景定格,永恆保留台灣的地景實像。這三十部「文學電影」所呈現的地景,包括了台灣本島與離島,從北部港都基隆到南國港都高雄,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儼然展現了台灣海島地景的特色。為此,本書借重詩人路寒袖的攝影才華為台灣掌鏡,遠赴各地及澎湖離島,拍攝一系列現今的地景。
並且為求創新,本書打破以往搭配劇照的慣例,特別在內容上大量引用與電影地景相關的現今照片,並做了延伸的閱覽,在今昔的對照上,我們尤其強調「活在當下」、「突顯現狀」的意涵。相信透過電影中地景的今昔對照,當會加深我們對自己土地的認識與關愛,體悟台灣外在與內在真誠的素樸之美。
文學是透過文字的藝術,感應時代風潮,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和感情;電影則是以影像美學,極視聽之娛,呈顯各種交織的生命光影,揭露人們的慾望和想像。而文學與電影的夢幻結合,時而水乳交融,時而相互輝映。萌發於二○年代以後的台灣新文學與電影,歷經不同的歷史階段,感應不同的時代變化,都曾經產生過不少成就斐然、令人繾綣難忘的傑作。
此次由行政院文建會策劃主辦,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發行,交由遠景出版公司所負責編輯製作的「文學‧電影‧地景」編篡出版計畫,經過多位電影人、文學人的討論與票決,揀選了三十部「文學電影」,延攬專人執筆,分別從小說至電影的轉化、題旨內涵、藝術特色,以及電影中地景之今昔對比等相關角度切入,撰文成書,希望能為台灣文學與電影一路走來艱辛的進程留下歷史的證言。這三十部「文學電影」,從1966年的《幾度夕陽紅》至2008年的《一八九五》,將近紀錄了半個世紀的歲月。
電影尚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像紀錄片一般,會為美好的風景定格,永恆保留台灣的地景實像。這三十部「文學電影」所呈現的地景,包括了台灣本島與離島,從北部港都基隆到南國港都高雄,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儼然展現了台灣海島地景的特色。為此,本書借重詩人路寒袖的攝影才華為台灣掌鏡,遠赴各地及澎湖離島,拍攝一系列現今的地景。
並且為求創新,本書打破以往搭配劇照的慣例,特別在內容上大量引用與電影地景相關的現今照片,並做了延伸的閱覽,在今昔的對照上,我們尤其強調「活在當下」、「突顯現狀」的意涵。相信透過電影中地景的今昔對照,當會加深我們對自己土地的認識與關愛,體悟台灣外在與內在真誠的素樸之美。